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16日发表评论:气候变化既是科学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碳排放空间,说到底是未来的发展空间,中国遇到的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在全球排放空间有限的前提下,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据理力争,充分申明自己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保证国际气候政治建立在公平合理的伦理基础之上。
从当前的国际舆论看,许多媒体特别是西方媒体有意无意地将中美相提并论,强调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地位和作用,美国也为转移目标,借口中国排放总量全球第二,而把自己的减排方案和所谓中国的减排透明度问题挂钩。这种转移视线,转嫁压力的做法实际上居心叵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单单强调自己的发展中国家身份是不够的,必须从现代国际政治最基本的伦理基础出发,条分缕析,明辨是非,才能争取到更广泛的舆论支持。为此,笔者认为应坚持以下三点基本立场。
首先,应坚决反对以国家为单位进行碳排放排名。目前,包括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的气候评估报告在内,许多官方研究都以国家、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为基数,进行全球碳排放分析。这在客观上突出和强化了中国在全球排放中的地位。实际上,以国家为单位计算碳排放总量完全没有道理、也没有意义。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而人口第三大国美国才3亿人,大部分国家只有几千万、几百万人。如果说排放权也是人权,排放面前人人平等,中国的排放总量要达到美国的至少4倍才算公平!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也不允许的,但也充分说明排放总量排名不说明任何问题。在这一点上,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大国有极强的特殊性,要坚决反对个别国家在国际谈判中拿中国的排放总量做文章。我国应尽可能呼吁,在联合国和国际机构的相关报告中,应淡化各国排放总量的概念,强化人均排放的概念,对发达国家可以按其排放总量计算减排幅度,对发展中国家则应突出减缓人均排放增速。国内新闻宣传也应注意淡化中国全球排放大国的提法,突出强调我国的人口比整个欧洲加整个北美洲人口总和还多1亿人,尽量降低国内外舆论对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关注和期望。
其次,应明确提出按消费端计算人均排放量。既然全球排放空间是有限的,那么从公平角度讲,人人应当获得平等的排放空间和发展机会。发展应该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目标,承认、保护和支持基本需要的满足,限制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性消费。目前,从人均排放看,全球排放空间主要被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占据,发达国家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因此,不能仅从生产端看待碳排放问题,因为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最终被人消费,消费才是最终需求。如果仅从生产端限制碳排放,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相关产业会从受限制国家转移到不受限制的发展中国家,单个国家虽然实现了减排,但对全球来说,并没有实现减排的目的。近年来,发达国家为了减轻国内的资源环境压力,把很多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都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但产品的消费并没有减少,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减排效果不明显。我国作为全球加工制造基地,为全世界生产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些产品相当大部分被国外消费,将生产这些产品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都算在中国头上,显然不够公平。我们应对联合国有关机构提出明确要求,今后评估报告应从生产和消费两端分别计算各国人均碳排放量,以便更全面地反映各国的排放水平。
第三,应继续坚持重申历史责任原则。历史责任原则虽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已经明确的原则,是目前全球气候谈判的重要基础,也是发达国家不能否认的历史事实。但当前发达国家在谈判中一个很明显的倾向,就是试图淡化历史责任,进而否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所以未能达成各方期待的协议,主要原因就是发达国家试图改变已有的谈判基础,甚至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起承担强制性减排责任。因此,坚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在各个场合重申这一原则,对于争取舆论、防止被发达国家“绑架”,是很必要的。当然,强调这一原则,并不表示发展中国家不承担未来减排的责任,而是为了促使发达国家在协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方面提供更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1/16/content_932985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 田成川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