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19日社论:与发达国家回升乏力的就业率相比起来,中国去年的就业率增长之快出人意料,令世界艳羡不已。
但中国若想让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那就不能单纯依靠增加就业岗位、扩大消费者基数了。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上周宣布,随着2009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强劲反弹,城市新增超过1100万就业岗位。
去年,中国原本计划将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6%以下,并预计提供900万新增城镇就业岗位。不过根据最新的就业率数据来看,在增加就业岗位与经济刺激方案的结合上,中国做得比预期的要好。
去年年初之时,中国国内就业率前景堪忧,2000万外来务工人员——其中大多数为农民工——由于这场近几十年来最为糟糕的经济危机,失去了工作、返回家乡。
为了有力扭转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国政府密集出台措施推动就业率增长,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政策如税费减免、社保补贴来鼓励企业招收更多员工,尽量避免裁员。
眼下,前景愈加光明的就业情况就是对这些就业政策最佳的印证。
然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仍然面临着巨大就业压力,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中国每年都有1000万新增劳动力。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已持续了三十年的粗放式增长,今后若想进一步刺激经济、提升生产力水平,那就意味着:对于GDP增长率的每一个百分点来说,其贡献的新增就业岗位比以往要少。
人们普遍认为2010的经济增长比2009年要强劲的多,而2010年计划的新增就业岗位数量与2009年完成的数字持平,显示出决策层对于整个国家就业形势的敏锐判断,决策层也意识到:为失业人口创造新岗位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中央政府确实推动就业有功,有效缓解了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国民的冲击。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若想摆脱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那么就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为了实现以消费拉动增长,决策层必须着眼于增加那种能够切实发放工资的就业岗位。比起目前已创造的就业岗位,这个任务显然要艰巨的多。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1/19/content_933977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评论员 朱启文 编译 张陨璧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