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20日评论版文章:在点评执政一年的政绩时,奥巴马给自己打了“B+”。这个分数用于评估其内政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但给外交打分,倒恰如其分,不高也不低。这也是我心目中的分数。
奥巴马上任之初,面对的是布什留下的“烂摊子”: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低落的美国际形象、崛起的新兴大国。美国人民选择了高呼变革的奥巴马上台,奥巴马上台后也立即展开大幅度变革。就外交而言,奥巴马变革的中心任务有二:一是尽快重振美国实力地位、修复美国国际形象,二是尽力谋求在国际秩序转型的潮流中占据主动,以期美国霸权地位长治久安。
为此,奥巴马先从观念上变革,提出“巧实力”战略观和“多伙伴”世界观,二者共同构成所谓“奥巴马主义”(Obama Doctrine)。“巧实力”意味着平衡软硬两种实力、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灵活应对不同挑战,首次提出将发展、防务、外交(所谓“3D”)作为对外战略三大支柱;“多伙伴世界”则有意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敌、我划线的简单做法,强调美愿与不同类型的国家一道应对共同挑战,建立一个美国主导、大国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在此之下,奥巴马主要抓了四件大事:一是通过改变布什单边主义、黩武政策,提升美国国际形象。包括:宣布关闭关塔那摩监狱,宣布伊拉克撤军时间表,重返国际气候谈判,对伊朗、朝鲜、古巴、委内瑞拉、缅甸等美敌对国家实行“伸手”外交,表示愿与整个伊斯兰世界和解等。一年来的实践表明,美国国际形象得到一定程度修复。皮尤中心(Pew Center)在25个国家的民调显示,对美有好感的人数比例在除以色列以外的24国均有上升。这也正是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前垂青”的重要原因。
二是大幅调整反恐战略。从战略上,放弃“反恐挂帅”思路,只将恐怖主义视作诸多问题之一;从战术上,将反恐前线从伊拉克转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从外交上,更加注重大国合作与国际合作;从手法上,强调依靠所在国的配合与支持,注重经济、政治、军事综合手法的运用。
三是调整与大国和主要力量中心关系。在美中关系上,继续奉行布什时期相对积极的对华政策,并续有发展。确立“积极合作全面关系”新定位及应对共同调整的伙伴关系新提法,确立战略与经济对话等重要机制,在G20、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金融、气候秩序的构建上积极合作。在美俄关系上,国务卿克林顿与俄外长拉夫罗夫共同按下“重启”按钮;奥巴马宣布中止在波兰、捷克部署反导系统;俄同意开辟向阿富汗运送军用物资的“北方配送网络”;美俄可望续签《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在美欧关系上,拜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发表演讲,对欧展现出尊重姿态。北约国家在阿富汗问题上予美更多支持。美欧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协调加强。美印关系也有新进展。
四是带头应对全球性挑战,主导国际议程的能力经受检验。在世界金融与经济秩序改革方面,美在G20峰会中仍发挥主导作用;IMF等机构的改革中新兴国家获更多份额,但美支配地位未变,受损的主要是西欧国家;在裁军方面,奥巴马4月在布拉格发表“无核世界”演说,号召各国摒弃冷战思维,减少核武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消除全球核战争阴云。美推动安理会召开核裁军与核不扩散峰会,并将于2010年召开核安全峰会;在气候政治方面,美全力以赴推动新的国际气候机制。
如此多的新提法、新想法、新动作在一年之内抛出,足见奥巴马想有所作为,也足见美国外交困局之深。相较内政而言,奥巴马外交成绩似乎更好一些。尽管如此,综合看来,其在外交上所取得的成绩表面多于实质,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美难题仍在。
首先,原被指望借阿富汗战争摆脱长期身陷中东反恐乱局的想法并未实现。相反,阿富汗局势更加恶化,奥巴马不得不于12月1日推出“阿富汗新战略”,宣布增兵3万。但这一“以进为退”的战略并未获得广泛共识,能否奏效有待检验。岁末年初,新一波恐怖袭击阴影再度笼罩,迫使奥巴马政府不得不认真考虑在也门开辟新的反恐战场问题。可见,恐怖主义一旦沾上美国,绝难轻易摆脱。
其次,在伊核、朝核两大难题上,美“伸手”外交并未换来“松拳”效果,伊核问题危险性反而大增。
第三,大国关系并未完全按照奥巴马的设想朝对美有利的方向发展。美俄关系恢复有限;美日关系出现矛盾;美中关系也开始出现裂痕。
第四,“无核世界”只是远景,具体推进将困难重重。
哥本哈根会议后各国要达成新的气候控制协议仍需艰苦博弈,美参院能否批准奥巴马政府承诺亦存变数。一句话,在国际体系深刻变迁、美国实力地位相对下滑的大势之下,奥巴马纵有勇于变革的决心和与时俱进的新思维,也难以轻易使美国重回上世纪90年代的巅峰期;更何况,他面临诸多国内牵扯,外交进一步退两步的现象十分突出;而从根本上讲,美国无法舍弃继续追求霸权的根本战略目标,也因此,奥巴马的外交“新政”与其说是战略性变革,毋宁说是策略性调整。而这对于美国挽救霸权命运是不够的。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1/20/content_9345892.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研究员 袁鹏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