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20日评论版文章:海地这场巨大的灾难,再一次印证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人类即使面临灭顶之灾,仍然有希望可循。
我这一周来在太子港的所见所闻就是这样的。此次联合国机构蒙受的损失是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我们设在海地首都的总部已沦钢筋混凝土的废墟。我当时就想,这种情况下人怎么能幸存下来呢?但是,我刚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海地还没多久,就传来救援队抬出一名生还者的消息——这名生还者在没有食品和水的情况下,在废墟底下埋了五天!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小奇迹,一个希望的象征。
包括这次海地地震在内的各种自然灾难,在时刻提醒着我们生命有多脆弱,但同时,这些灾难也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人类的顽强。我们在电视上看过很多恐怖的景象:坍塌的建筑物,街头的尸体,人们急缺食品、水和避难场所。在这座饱受摧残的城市里,我看到的全是这样的景象,每新到一处,都是如此情景。但是,我也看到了别的闪光点——人性精神的流露令人瞩目,受灾的人们即便遭受了最沉重的打击,他们适应、恢复的能力之强不同寻常。
我在此次短暂的访问期间,遇到了很多普通人。在总统府的废墟旁,一群年轻人告诉我他们非常想帮助重建海地。除却眼下地震带来的危机,海底人民需要的是就业岗位,需要的是有尊严的自食其力。我穿过街道,遇见了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和她的孩子住在一个公园的帐篷里,而且急缺食物。而像她这样的人成百上千,他们在沉着地共度难关,倾己所能互帮互助。她和其他人都相信,救助很快就会到来。“我来就是要给大家带来希望”,我对他们说,“千万不要绝望”。相应地,她也向国际社会发出请求帮助海地重建——为了她的孩子,也为了下一代。
对于那些已经一无所有的人,救助可能来得没有那么快。但各方毕竟正在伸出援手;而且尽管海地首都一切经营服务陷入瘫痪、物流系统处境艰难,但抵达海地的救援人员和物资都在不断增加。仅仅在星期一早上,就有超过40支国际搜救、急救队以及1700多名人员奋战在救灾前线。水的供应量正在增加;帐篷和临时避难所正在大批大批运来。受损严重的医院开始恢复诊疗收治工作,而且有国际医疗队的有力帮助。与此同时,世界粮食计划署正与美军协同行动,向大约20万名灾民供给食品。据预计,在未来几周内需要提供食品的灾民将多达100万人,而这一数字很快又将上升至200万。
我们目睹了国际社会对于海地慷慨而且充分的援助。每个国家、每个国际援助机构都动员人员前往海地救灾。我们的工作就是为这些援助提供引导。我们需要确保我们的救助能够给予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且要越快越好。我们不能也等到把需要的供给品放在仓库里备齐了才开始救灾工作。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没有金钱可供浪费。这就要求协调配合要强而有力——国际社会要携手合作、形成合力,在联合国的领导下进行救灾。
这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从灾后第一天就开始了,参与其中的有联合国、各种国际援助机构以及各类关键部门人员——联合国与美国以及欧洲、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紧密合作,确认当前最迫切的人道主义援助需求有哪些,并随之提供。这些人道主义需求必须分门别类、各自成组,这样一来,各家组织的救援工作就能形成互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比如说,世界卫生组织运作的一个医疗部门就已经组织起来了21家国际组织的医疗援助力量。
当下的紧急情况会在我们的工作计划中占据主要地位。但是现在开始考虑考虑未来,也并非为时过早,海地总统勒内·普雷瓦尔在与我会面时就强调了这一点。虽然海地极度贫穷,但它已然发生了进步。海地出现了新的安定局面;投资者已经回来了。仅仅把海地重建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够的,我们也不是要给它进行整形手术式的改良。我们必须把海地重建得比原来要好,与海底政府并肩奋斗,这样,今天得到的援助和资金就能产生长远而持久的效益,创造出就业岗位,并使之逐渐摆脱对国际社会慷慨援助的依赖。
在这个意义上看来,海地眼下的困境提醒我们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来。十年以前,国际大家庭在新世纪之初达成一致意见,要在2015年之前消除极度贫困的现象。当初信心满满制定的“新千年人类发展目标”,有一些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新千年人类发展目标”就是要消灭全球贫困的根源,扫除妇幼保健、教育和应对传染病方面存在的障碍。但是,在其他一些重点地区,进展仍然很不容乐观。目前的结果是,我们在履行帮助世界贫困人口的承诺上做得非常不够。
在我们匆匆赶往海地援助之时,请将这个更大的问题记挂在心间。这条讯息,正是我从太子港大街上的人们那里明确无误感受到的。他们需要工作,需要尊严,需要更为明亮的未来。这也是世界所有穷人的共同希望。请在海地最需要的时候,为它做最正确的事——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项有力的精神支持。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1/20/content_934590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是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 编译 张陨璧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