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反思“后危机时代”
2010-02-03 07:00:37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2月3日发表评论:金融危机的冲击不过一年有余,有关“后危机时代”评论就铺天盖地而来。作为对经济现象感兴趣的人,我很好奇,这个“后危机时代”怎么来的如此之快?让我们回头看看当时对危机性质的认识和估计,究竟哪些对头,哪些不那么对头。这对理解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形势,可能是有益的。

对这场金融危机,比较普遍的倾向,是从早先的估计不足转向对危机估计的过于严重。开始的估计不足时显见的,无非是偌大一个美国,区区一些“次贷”应该算不上大问题,更不可能对美国以外的经济发生严重冲击。可是,随着事态的恶化,流行的轨迹就越来越严重, 甚至把这场金融危机看的比1929-1933年的大危机还严重,成为百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市场危机。现在来看,这种估计是过头了。

粗略比较,这场金融危机与30年代大危机,至少有两点不同。第一,1929-1933年危机的背景,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圈子内,发生了新兴国对老牌国后来居上的秩序变动,比如美国、德国相对于大英帝国的崛起。那终究还是一个比较小的圈子。今天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化,尤其是中国、印度、前苏东欧国家等一大批经济体,积极地卷入了全球化。这个圈子大得多,里面有两大经济板块,即发达国家与新开放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第二,1929-1933年大危机时,主要发达国家实行的是金本位制,也就是货币挂钩黄金。黄金本位的货币如有的经济学家讲过的那样,是比较“诚实”的货币,因为不容易在里面“兑水”,一般稿不起严重通胀。但是,金本位的货币制度遇到通缩时,各国也没有可能大手释放货币来刺激经济。其实,1929-1933年的大危机,最后也是通过英镑、美元分别于黄金脱钩以后才得以摆脱的。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全球主要货币早已与黄金脱钩,全球都早已进入“法定不可兑现货币”的时代。在这个制度背景下,各国当局只要担心通缩之痛,短期内就有足够的手段打开货币龙头,大手刺激经济。

所以,从全球格局的实体经济层面来看,发达国家与新型开放经济这两大板块从隔绝走向开放,由此激发出巨大的比较优势,推高了全球经济增长。同时,一旦金融市场爆发危机,引起了所谓系统性的恐慌、衰退和萧条,各国也还有一个松动货币供给、刺激经济的后手棋可以下。

至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也有一个从估计不足到估计过于严重的过程。一位名家曾经判断,中国经济在2009年和2010年都将出现负增长 – 不要说保八,就是保零都艰难。这也是中国政府出台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背景。最后的结果,09年最低一个季度的GDP增长率,还是超过了6%。2009年全年过八,现在无人怀疑了。

在认识上还要加上一点,即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显著的,是中国的劳动者、建设者非常肯干,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干就什么也没有了。

对明年的经济形势怎么看?目前还是有担心,认为复苏不稳固,不可靠。有三个问题可问:未来中国的投资增速会不会减少?消费增速会不会减少?出口会不会增加?我认为,吧明年的投资和消费加到一起算,应该不会减少。这样看,只要出口回升,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就会加快。

我的基本观点就是中国的增长速度不是问题。问题是救市的代价。全球主要是这个问题,中国也是这个问题。总起来看,当全球和中国经济复苏的时候,某些失衡也会复苏。不仅如此,为了应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各国释放出太多的货币在全球漫游,究竟会对经济决策的环境造成什么影响,非常值得我们在“后危机时代”密切加以关注。(作者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周其人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