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2月8日报道:上周,对文强这个中国最大涉黑团伙头目的庭审,不仅为反对政府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敲响了警钟,也反映了我国反腐工作的复杂与艰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证据显示,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的巨额贪腐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一张文强在职期间的受贿清单,曝光了他在不同场合下收受的不同数额的贿赂,也反映出他在接受下级赠予的财物方面是多么地贪得无厌、不知廉耻。
而文强妻子藏在水池里的巨款以及他数千万不明来源的财产的发现,更为这位曾经的“英雄警察”和他有待曝光的一切增加了神秘感和戏剧性。
与其他以“不知收受下级钱财是罪”为自己辩护的犯罪同伙不同,文强认为,他并没有提拔那些送礼的下级,也没有给他们任何好处,因而收受他们的钱财不能称为受贿。他甚至辩解道,那些自己过生日时收到的钱财也不应被指为受贿。
而当证据确凿、无从抵赖之时,他又立即表示认罪伏法。
这个贪官通过滥用职权收受的贿赂是否被尽数曝光,我们无从知道。但从审判的过程来看,文强一直在竭尽全力为自己辩护。
我们都知道,贪污受贿官员的量刑直接取决于其受贿的数额。正因如此,文强不顾一切否认自己收受的部分贿赂,且拒绝说明其巨额财产的来源。
尽管文强的辩护显示了中国司法体系的进步,然而这也正是反腐斗争日趋复杂艰巨的原因所在。受贿官员想尽办法隐瞒财产、销毁证据以及混淆收礼和受贿的界限,这一切使得检察部门的证据采集工作步履维艰。
并且,在腐败官员的背后常有复杂的关系网,这也使得反腐斗争更加复杂艰巨。
然而,这次对文强的审判应当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素材建立一种反腐机制,有效地根治或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无论这一斗争如何艰巨,我们都必须分清收礼和受贿之间的界线。(中国日报评论员 朱渊 编译 刘江波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