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近兴起了一项新的运动——预测姚明和叶莉的宝宝的身高。
自从上个月叶莉怀孕的消息公诸于众,所有人都在琢磨,这2米26的姚明和1米90的叶莉生出来的宝宝到底能长多高?科学公式首当其冲,医学专家献言献策,平民百姓也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就差出一种兑奖期在十几年以后的彩票,待到姚宝宝身高停止继续攀升之日,让今日的预言家发上一笔,让众人别妄猜一场。
大家并不清楚姚明夫妇本人的意思,像大部分父母一样,姚明只说“只要宝贝健康、快乐就好。”只是苗立杰不经意间透露了两口子的心思。
这位叶莉在国家队时的队友之前在先前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不止一次讨论过这个问题,按照他俩的身高,如果是个女孩可能会太高了,所以最好是个男孩!”
接着,上个星期杨澜在中国日报的专栏里经意或不经意地透露了姚家要添的是“姚小莉”而不是“姚小明”。而这对高人夫妇对孩子身高的顾虑也并非没有道理。
如果说过人的身高在赛场上是客观的财富,场外则不尽然。那是另一个世界——一个为“正常身高”的人们所设计的世界。即使在运动场上,身高也不是“纯利润”,伤病不断的姚明恐怕就是个例子。
对于高个子的女运动员来讲,需要考虑的可能就更多了一点。毕竟,不是人人都像叶莉有福气,可以找到一个像姚明又高大又优秀的男朋友。因为她们的身高,很多人远远的就望而却步了, 不要说了解和交往。
于是我们看到媒体上关于赵蕊蕊28岁依旧单身的报道。1米97的她是中国女排历史上最高的球员,03年的世界杯的MVP,世界冠军的主力成员。场上的她潇洒霸气,场下的她恬静秀气,漫画高手,十字绣巧匠。但可能是太高了,高的又太有名,当其他队友都已经有了另一半,张娜都当了妈妈时,蕊蕊还是一个人。
“长这么高,也就是对打球有利,你看那么多人闹绯闻,我就没有。” 蕊蕊对媒体说。
“现在年龄大了,队里的那些小孩子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我喜欢思想成熟的,而年龄和我相当的或者比我年长的又都有女朋友了,实在不好解决这个问题啊。”
有类似困惑的不仅仅是蕊蕊。提起中国女篮,跃入大家脑海中的第一个名字就是郑海霞,第一个登陆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中国人。
2米04郑海霞比赵蕊蕊还要高。她曾在90年代初有过一段持续了两年的感情。自此之后一直保持单身。
“有人觉得你感情没有解决,是不是有些失意。我就是随遇而安。缘分到了自然就会出现。”坐在自己一百多平米的新房里,郑海霞显得坦然平静。旁边2岁半的小孩欢快的跑来跑去,那是她姐姐的外孙,他们现在和海霞一起生活。
“我不想像普通人一样,随便就结婚,实在不行就离婚,再结婚再离婚。但我的身份,对自己特殊身高的要求,不允许我这样,这点可能有点累。一旦有问题,对自己也是伤害,对比人也是伤害,因为你太引人注目了。”海霞说。
脚下的鞋 身下的床 耳边的议论
比别人“大一号”带来的不便从小就开始了。其中最令海霞困惑的要属鞋子。
出生河南农村的她,从小穿的是妈妈缝的布鞋。但至于运动鞋和拖鞋,市场上买不到,妈妈也做不来。
她知道13岁都没穿上过合适的运动鞋,直到进入被武汉部队女篮。但拖鞋还是没有解决。做运动员的,一天到晚少说两个澡,她光脚来去。幸好有好心的木工大爷,为她做了双木屐。
白天的路不好走就罢了,晚上的觉也睡不舒服。在家的时候没事。高个子的运动员都有特制的床。可是宾馆通常不提供这种服务。
所以,对于身高超过2米3的孙明明来说来说,CBA的客场之旅就显得格外痛苦。怎么办呢?只能让服务员给拿两个差不多高的凳子放在床后面搁着呗,睡“加长铺”。
“其实早就习惯了,不过脚放在凳子上,晚上还是不敢翻身,一翻身脚就容易掉下去,哎,那叫一个痛苦啊,老是睡不好。要在北京就还好,队里面给我特别定制了一张2.5米长的床,那睡起来就舒服多了。”孙明明说。
客场还意味着旅行。无论是飞机还是大巴,就算是坐在第一排或者是紧急出口也还是伸不开腿脚。
但这或许还不是最恼人的。他每次说起的时候总是轻描淡写,一扫而过。怕的粗鲁的闯入。巨人的心并不是钢筋水泥。孙明明在他1月28日发表的博客上写到:
今天从沈阳回来在飞机场有个大姐,就是;唉大哥你多高啊,根柱子似地那哈哈,还一边的笑,我都无语了,是回答二字;素质,哈哈;,但是不能因为这个你就不上街了,就不生活了吧,我的原则是你看你们的我该干嘛干吗,只不过有的时候让我也很无语,有些人跟着你用很没有礼貌的话语和你说话,让你很无奈,其实和你有关系么,没有的,做好你自己该做的事就完了,你问人家这个那个的干吗,你能得到啥吗?关心和你那些无关紧要的没必要,也没有必要说别人这个那个的,看别人黑的同时看看自己先。特别是很没有礼貌的让你很反感O(∩_∩)O哈哈~,我都习惯了。
伤病 伤病
除了生活中的种种不便与困惑,“高人一等”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伤病。
伤病绝非高大运动员的伤病。对于那些常年面对着残酷的竞争、以训练和比赛为生的人们,伤病几乎成为事业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由于身高过人,郑海霞、赵蕊蕊、姚明们的膝盖和双脚也承受着比队友和对手们更重的压力,他们的心脏也承受着更强的符合。
郑海霞付出了右膝的两块半月板。她在01年全运会开幕前三个月摘除了它们并且为八一队打了比赛。现在的她有一些跛。还好,她生性乐观。“我不能跑我还不能走么,我不能快走,我还不能慢走么。”
赵蕊蕊的绰号是“玻璃美人”。1999年半月板撕裂,错过了悉尼奥运会。2004年,离奥运会开幕不到五个月,赵蕊蕊在训练中右腿骨折。尽管搭上了去雅典的末班车,但扣了一个球,就因腿上被抬出场外。07年赵蕊蕊赴美手术,经历了一些列恢复,但状态也难回巅峰时期,而和小腿一样长的钢钉也将伴其终生。
姚明也不能例外。从05年的左脚大脚趾骨髓炎开始,他就很难完整地打一个赛季。06年4月和爵士队比赛中的左脚骨折报销了他一歇半年。当年年底的左膝受伤让他又错过了34场比赛。08年2月的应力性骨折又让他错过了火箭的季后赛。
最近一次是去年的5月份季后赛对湖人的第三场比赛。姚明第二节就左脚受伤,下半场一直坚持。经过详细检查姚明左脚有细微性骨折。7月份做了手术的他至今还带着一个帮着恢复的脚套。
不能承受之重不仅来自自身的肢体,还有外界在最初的高高的期许、陷于低谷时的不支持,乃至成功时评价的不中肯。
大家已经习惯将高度等同于绝对的统治力。于是,当他们做到时,人们认为理所应当,信手拈来。当郑海霞无力带领中国女篮重返世界大赛的决赛,当姚明在NBA的第一场比赛时摔倒时,他们说,太笨了。
其实也不假。移动缓慢是高大运动员天生的劣势。所以,在克服缺点的同时,他们也必须在手上的多下工夫。让别人知道你也在努力的方法只能更努力了。
1994年,郑海霞带领中国女篮获得世锦赛的亚军并以场均26.4分,13.1个篮板球和84.5的投篮命中率夺得MVP。
“没有别的秘诀,你比别人练的多自然就准了。所有人取得成功都不容易,高大运动员也不例外。”郑海霞说。(中国日报记者 唐跃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