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11日评论版文章:今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我开车路过河北廊坊大学城的大门时,车子被拦了下来:一群群放完寒假返校的大学生正三五成群地穿过马路进“城”去。
这一壮观的景象,立刻让我联想起几周前通过媒体看到的一组天文数字——今年将有631万名大学生毕业、加入求职大军。我不禁担忧起他们的就业前景,因为现在有一个情况非常普遍——如今的大学生找到工作的机会比农民工还要小。
毕业生这一群体发展到如此庞大的规模,要归因于教育部门11年前推行的大学扩招政策。自那时起,这一政策就一直争议不断。批评人士认为,这一政策的目标过大,远非中国现有教育资源能够承载。许多人将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归咎于这一政策近年来的推行。
教育部则认为:这一政策的实行已经带来了积极的成果。上周,教育部一名官员表示,近十年来的大学扩招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储备了的人才,“为数百万年轻人上大学提供了机会、并因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乍一看来,这一总体性的概括没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但这个问题细细想来,实际情况却远非这么简单。
在1999年新政策推行之前,中国大学的录取率是较低的。1979年是中国恢复高校招生、恢复高考的第三个年头,当年全国的大学录取率为6.1%,而在1977年之前,高考已因文革停止了11年。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高校招生录取率升至20%左右。而在1999年,高校招生人数同比飙升了48%。2000年,大学录取率突破50%的东莞。去年,这一数字达到62%。
高校录取比例高,意味着过半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圆自己的大学梦。这让1999年之前毕业的高中生们羡慕不已。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差的不是一点点的远。
受益于扩招政策的一部分高中毕业生,是那些高考分数按原有录取标准无法达到本科线的考生。而录取他们的院系,其实也有一部分是原有学校新设立的二级学院。
在这轮扩招大潮中,很多高等院校匆忙扩大招生规模,但在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上实际却是在走下坡路。像廊坊大学城这样的所谓“大学城”聚集着许多这样的院校。建这些新校区实际是为了挣钱,但打的却是“发展教育产业”的旗号——这一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还十分流行,但在近些年里人气却急剧下跌,以至于现今再无人以此为荣了。
学生在这样“年轻”的院校、二级学院里学习了几年,到头来却发现:他们父母掏了那么多的学费、生活费,他们自己却没学到多少东西。他们也发现:毕业之后找工作的日子非常难熬,因为他们所属院校的名字用人单位听都没听说过。
如此“扩招”,究竟能够这些高校学生带来些什么?诚然,它能够给学生们圆读大学的好梦,但对大学生们来说,他们已然投入了金钱、花了三四年时间念了书,却面临着如此就业前景,他们也应更深入地反思一下这个问题。
《中国日报》2007年曾就大学教育进行了一项调查。在8777名受访对象中,51.5%的人表示他们“没从大学里学到任何有用的知识”,而34.7%的人“后悔上了大学”。
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扩招之风的确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新校区建设方面出现的质量缺陷、渎职、舞弊以及牟利行为,反映出教育机构管理、监管水平的低下。
在现阶段,教育部应迅速对扩招时期新建立的院校、二级学院的教学质量进行摸底,坚决关闭一部分不合格的教学单位,不要一味为自己辩护,更不要以为能与问题如此之大的教育产业政策撇清关系。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3/12/content_9577382.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评论员 刘式南 编译 张陨璧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