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萨科齐访美奥巴马设家宴款待 法媒感叹级别高|俄总理誓言“揪出幕后真凶” 或考虑恢复死刑|电脑游戏开发“罢工”版 英航总裁变“空姐”|
美国学者:中国不应为美国经济衰退买单
2010-03-31 06:15:30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31日评论版文章:美国在遭受“9·11”恐怖袭击后,将所有矛头指向基地组织与本·拉登。以小布什为首的美国政府让大部分美国人民相信,伊拉克也正是这次阴谋袭击的幕后黑手之一。更糟的是,美国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悍然发动了对伊战争,至今仍未结束。

2008年,美国遭遇了经济上的“9·11”,银行体系崩溃,大型公司倒闭,就业情况低迷。这场金融危机的原因显而易见:政府的监管不力,商业界的贪婪与投机,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的泡沫以及美国民众的高消费和低储蓄。

但是美国政府试图让人们相信另一个谎言:中国拥有大规模的“经济杀伤性武器”,是造成美国经济低迷的罪魁祸首。那么,这大规模的经济杀伤性武器又是什么呢?低汇率的人民币——美国指责中国政府操控汇率,这大大挫伤了美国经济。正因如此,美国官员说,他们向中国发动经济战争合情合理。而事实上,中国已经在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被美方课以重税中领教了美国第一轮进攻的震慑力。

美国财政部在2009年的报告中并没有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是现在,受到一些美国经济学家文章的鼓动,美国财政部或许会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将中国定义为汇率操纵国。

世界经济的低迷造成了中国出口的下滑,但中国并没有通过降低人民币汇率的方法来弥补其损失。尽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稳定,但是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却提高了。今年2月,中国的出口或许有所回升,但相应的,中国的进口也在增加,这就使得中国在该月的贸易顺差走向了一年来的最低点。

中国对日本、韩国以及许多其他国家一直保持着贸易逆差。事实上,中国政府承诺,中国的经济发展动力并非寻求本国的贸易顺差,而是通过增加进口来保持本国经济的增长。

当然,美国对中国的指责仅仅与“美元问题”有关,与世界经济无关。但另一方面,美元理应得到特殊对待。事实上,尽管美元在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方面处于失序状态,但也不会像希腊货币的无序一样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美元仍然是各国的外汇储备货币。

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最近说,尽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并没有大幅提高,但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却大大增加。在美国经济“9·11”到来之前,美国的消费者年复一年地购买中国产品,美国的商人也忙于同中国公司合作,从这些中国贸易合作伙伴身上赚取丰厚的利润。而美国的企业和学者是否知道,正是因为人民币对美元的利率没有大幅增长,才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

过去的两年,美国这片富饶土地上的人民一直沉浸在经济低迷的伤痛之中。美国仍然在努力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毫无疑问,美国民众也在努力寻找经济衰退的根源及其解决之道。但是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去年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了一半的力量,美国的领导人又怎能把这一切罪责都归咎于它呢?

除美国之外,国际社会一致赞誉中国的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以及中国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对于世界经济的重要性。同时,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也为西方国家的出口创造了许多机会。2010 年上海世博会将为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平台,向7000多万参观者展示他们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品和技术。而这7000多万游客大部分是中国人。中国乐意从美国购进先进的科技产品,但是美方却不愿意将这些产品卖给中国。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是十分有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知道,中国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经济杀伤性武器”。毫无疑问,美国民众一定还记得那首歌——《不要再被愚弄了》(Won’t get fooled again),因此他们很有希望看穿美国政客为掩盖自己的失误而把所有罪责归咎于中国的做法。所以,让我们期待美国政府能够早日意识到,唯有中美之间相互尊重、密切合作,才是中美两国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硬道理。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3/31/content_9665129.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为美国对外活动交流中心中国项目部负责人,经济学家 Colin Speakman   编译   刘江波   编辑   裴培)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已维持四年的奇妙友谊
美国南卡默特尔海滩,9岁的鳄鱼Georgia与它的朋友——15岁的乌龟Myrtle经常在一起嬉戏。 >> 详细

论坛
实拍柏斯有史以来最大雷暴
这里几天前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雷暴,居然下起高尔夫球般大小的冰雹。请看网友实拍记录。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