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8日报道:6年前,我曾在云南旅行了两周,那里气候温和,多雨,亚热带植物茂盛。那次我去了著名的旅游城市丽江和大理,还去了该省西南与缅甸接壤的沧源县。
沧源县的官员跟我抱怨说这个地区是如何的穷困和落后,可我印象深刻的却是那里漫山覆盖着的绿色植被。
等到了该县辖内的南滚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我更被那景色深深打动。从保护区办公室望出去是一片原始亚热带森林,那里栖息着大象等的各种野生动物。
这片森林享受着充分的降水,特别是到了雨季的时候。我到那里的时候,正赶上全县都浸泡在大雨之中,有些通往边远村庄的道路都不通了。
6年前,我根本无法想象这个地区会遭受到干旱。可现在,持续长久的无雨已经严重影响到云南,还有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这些中国西南的省市。
据当地气象学家说,沧源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只有约100毫米的降水,还不到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一。
在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三条主要河流的水位都下降了30厘米,另外三条小一点的河流已经断流。野生动物时常光顾的53个池塘,有6个已经干枯。
上周,包括沧源在内的云南部分地区下了12小时的雨,可这还远远不能让河流重新蓄满水,让地下水源得以恢复。仅云南就有近800万人缺乏足够的饮用水。
关于干旱的原因有好多种说法。
我当年去沧源的时候,就有当地的官员告诉我,他们很担心不顾当地树木和灌木的多样性,而去大量种植桉树的做法。桉树是速生林,是造纸的好树种。有位官员就说他很忧虑大量种桉树会降低当地的储水,而且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不过,当地历史档案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虽然云南以郁郁葱葱的植被和丰富的降水而著名,那片地方并不总会受到大自然眷顾。
根据地方记录,云南在1300年至1991年间,曾遭受过76次严重的干旱。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间,云南就曾8次与干旱做斗争。
每一次,都是全省动员群众深挖井,以保证饮用水并且建设新的灌溉系统。
老百姓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多种引渠和储水方法。最近的电视报道就讲了某地每个家庭都自建了一个贮水池,保存雨水和从附近溪流引来的水源。
有些村民用土办法来代替造价比较高的滴灌系统,用一种特别的带有小洞的塑料袋或是水管来保证他们的庄稼或是水果树湿润。
云南和邻近的各省市都将在雨季最终来临时松口气。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不要期望老天总能赐予我们降水。我们要继续探索,找到方法,保护好大自然已经赋予我们的,而不是去挥霍。(中国日报专栏作家 黎星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