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9日报道:几天.前,我偶然见到一个久违的朋友汪某。让我颇为吃惊的是,这位仁兄N年前还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管,白白净净,一付纤弱的书生模样。如今却是黑里透红、肌肉发达,简直象变了一个人。看出我的愕然,他告诉我,自己已经改行,在京北康西草原办了一个农场和养殖场,正在利用风能发电,尝试搞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他笑着回答我的疑问:“对自已来说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是为了健康。从经商来看呢,也能赚钱获利,而且越往后效益就越明显。总之是要看得长远、算大账”。
这位朋友讲得十分在理。这番话,对于致力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中国人来说,不是同样适用吗?
事实上,近年来两极冰川的融化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气候变暖引发的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正在接近一种危险的边缘。而延缓直至制止气候变暖的惟一有效的途径就是人类的自我救赎,就是自觉的环境保护,就是要以低碳生活为目标的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方面的深刻变革。
然而,在这场本来属于人类自我救赎的社会运动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恰恰是人类自身。在中国,这种盲目性也同样存在。其中,最盲目、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长远的利益与短期的效益之间的矛盾。
在某些人看来,气候变暖、生态恶化虽然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也无疑是一种危机。但是要想战胜这种危机,就要做出牺牲付出代价。这种牺牲与代价的“名字”叫发展。换句话就是,治理环境对目前的经济发展会形成某种阻力,至少是一种滞后的力量。
那么,治理环境究竟能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克服危机的愿望与行动是否也同时可以化为一种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变为一种企业与商家渴求的商机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世界金触海啸产生以来,中国各级政府极为重视在工作中体现所谓“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这种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表明,中国人对现存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已经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中央政府和中国领导人在国内各种场合中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烈呼吁,也并不仅仅是一种在危机面前的被动应对,而且是一种迎接低碳经济时代到来前的主动的积极的战略性选择。
对正在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中国来说,对迅速迈向城镇化的中国来说,今天强调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道路问题,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必然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势必是“无源之水”。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正确的环境政策也是正确的经济政策。两者的深度融合就是所谓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这不仅符合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利益,也是中国实现以人为本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
中国把4万亿投资中的2000多亿投向了绿色经济,并且将包括可再生能源开发在内的节能行业、公共交通、废物回收和管理、可持续农林业和环境服务等行业列入了绿色行业清单,仅废弃物回收领域就提供了大约1000万个工作岗位。这种大手笔大举动就是上述清醒认识与战略抉择的有力的证明。
同时,这种大手笔大举动也显示:在现行的体制下,中国政府所具有的强有力的经济政策工具,完全可以为环保经济创造巨大的商机和无限的生机。事实上,中国政府正在全力推进的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如果能在未来的第十二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中基本实现,其意义之大不亚于一场经济革命。而这其中所包含的经济效益和巨大商机,恐怕怎样估计都不为过。
除了中国政府之外,中国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与强化,对自身健康(包括对食品安全)的自觉维护,不仅在社会层面上积聚了足够的舆情压力来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而且还在客观上形成了某种巨大的潜在的商机。
随着有关环保的社会舆论氛围的日益浓厚和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的追求,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对中国公众来说己不再是一种书面语言,而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必需和文明素养的标志。实际上,这种看似像是简单的生活与健康的诉求正是中国公众基于对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的必然结果。而恰恰是这种深层次的感知预示着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看来,关键的关健是我们的企业家或投资商能否把这种潜在的商机化为显性商机,就像我的那位朋友一样,看得长远,会算大账。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0-04/09/content_9705673.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是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秦晓鹰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