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14日报道:近几个月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撰写多篇专栏文章,呼吁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行动。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经济学家,但他此番撰文声讨活动无益于解决中美间的贸易争端,也经不起经济学知识的推敲。
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8.7%,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的逆势而上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克鲁格曼先生却认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陷入流动性陷阱之中。中国通过维持不正当的贸易盈余,不利于这些陷入困境经济体刺激经济。人民币被低估严重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克鲁格曼看来,中国保持贸易顺差,必定延缓全球经济复苏。但他忘记了一个重要事实,尽管中国依然保有贸易盈余,但中国贸易顺差的增长速度在2008年已经大幅下降,并在2009年出现负增长。
这是因为中国政府的巨额经济刺激方案带来了进口需求的强劲增长。例如,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中国出口2009年增幅为-10.5%,进口涨幅为1.7%。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经济学问题,当计算贸易对总体经济的贡献时,要考虑的是贸易余额的变化,而非贸易余额本身大小。因为中国进口的增速远大于出口增速,显而易见,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前任世界银行官员,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鲍迪乐(Pieter Bottelier)指出:“中国在拉动世界经济走出衰退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为显著。”克鲁格曼不应如此轻率地就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存在。他也没有详细论述为何中国具有贸易顺差就必然负面地刺激陷入流动性陷阱的主要经济体。当然,如果经常账目赤字增加,会抵消刺激性政策对GDP的拉动作用。但除非美国经常账目赤字是由中国对美国的经常账目顺差造成的,否则中国即使降低了对美的经常项目顺差,也不会减损美国政府的刺激政策效果 。
克鲁格曼声称,“粗略估算一下”便可预见到未来两年内中国奉行的重商主义或许会夺走美国大约140万个就业岗位。难以想象如此重大复杂的问题竟然通过“粗略估算”便可得出答案。中国经济结构与美国大不相同。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与美国本土产业竞争并非广泛存在。我们要好好审视一下克鲁格曼所谓的“粗略估算”是否能站得住脚。
中美争议的重点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克鲁格曼断言,现在人民币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他的证据不是各种模型的估算,这些模型本身问题多多而且讨论起来永远没有答案。克鲁格曼的证据是人民币目前的价格与中国巨大的人为资本输出是一致的,这就是证明。
如果克鲁格曼认为目前有关人民币汇率偏离正常水平的估计是靠不住的,那么他又怎能如此信誓旦旦地断言,人民币价值被严重低估了,并且还指出低估的幅度大约在20%至40%之间呢?他指责中国大量输出资本,人为地在中国资本账户上创造巨额赤字。其实,中国对美国经常性账目保持盈余,本质上说,这就意味着中国正在向美国输出资本。就我看来,中国不应该对美国保持一贯的经常性账目盈余,最重要原因是,中国依然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低的国家之一,没有理由去资助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消费热潮。
中国现在拥有两种盈余,一是经常性账目盈余,另一个是资本账目盈余。也就是说,中国一边在以高昂成本从国外引入直接投资或借贷,一边不断积累收益率极低,甚至根本没有收益的美元资产。长此以往,中国将不断地将大量财富转移至美国。在这种情况下,克鲁格曼还怎能断言“中国让所有人都在变穷呢”?中美金融交易过程中已经产生的损失与中国在未来可能面对的损失相比不值一提。中国已经将自己的储蓄买成了美国国债,但美国财政负债率依旧居高不下。随着诸如人口老龄化等一些列结构性变革的到来,中国迟早会减少外汇储备量。中国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当中国需要大量卖出其持有的美国国债时,美国是否会承担相应的债务责任?
历史或许已经表明,中国是以美元为标准的“后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大受害者。在这一体系之下,美国政府和联邦储备署对其应承担责任与义务的执行程度事关各方利益,就连美国媒体的反应速度也都成为影响利益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政府联邦储备委员会已经多次让那些曾经信任他们的组织和国家失望。就其本身而言,中国应当停止大量存积美元。为此,中国人民银行需要降低其对外汇市场的干扰。这意味着人民币或许会适度升值,会给部分出口企业带来一些麻烦。然而,这帮助中国经济回归到一个更加平衡的增长路径上,中国在未来十年可实现可持续发展。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bizchina/2010-04/14/content_9727798.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 余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