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29日报道:4月28日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翌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以及有欧盟“外长”之称的负责欧盟外交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阿什顿也率代表团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2009年组成的新一届欧盟委员会首次到访中国。中法、中欧高层密切互访表明中欧双边关系在经历了起伏动荡之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中法关系的双边层面,经济贸易合作依然是最重要的。中国目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重视低碳、绿色经济,谋求可持续发展。法国在经历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打击之后,经济刚开始复苏。双方的合作空间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中法经济关系的特征仍然以互补性为主。
经济合作之外,中法关系已经超越了双边关系。这是中法关系发展的一个新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世界各国的依赖日益紧密,安全问题、气候问题、能源问题必须各国共同应对。同时,中国等新兴国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政治、安全方面,这些国家的作用越来越大。几天前,世界银行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提升了中国等新兴国家的投票权。这再次反映了新兴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上升的事实。中法双方的领导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北京和巴黎均把中法关系置于比以往更加重要的地位。
中法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共同探索如何促进全球治理。全球治理的必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这是一个近年来最热的国际议题之一。联合国、八国集团、G20、北约、其他地区组织、应该如何改革,如何建设,才能使人们既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又能够有效对付全球化带来的挑战。G20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问题如何平衡。这些问题中国和欧洲应该认真讨论。气候变化、不扩散问题、核安全等问题均将成为中法领导人讨论的重点。法国将于2011年担任G8和G20的主席国,希望在全球金融监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问题上取得进展。全球化使得中国和法国的共同利益比任何时候都多,加强有效的多边主义合作,推动全球治理符合中法两国的利益。
中法关系前两年遭遇了较大的挫折。双方均可以从中总结和汲取教训。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仅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也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核心利益。中国要求法国尊重其核心利益是正常的。至于中法之间存在的经贸问题,则需要双方坚持共赢和妥协的原则。
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的外交精英们在讨论对中国政策时,经常说欧洲不能再把中国看作是发展中国家了。这一点很容易在欧洲公众和舆论界引起误解。我曾经和法国的一些学者谈过这个问题。他们告诉我,当欧洲官员和学者说不应再将中国视为发展中国家的时候,他们真正的意思是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大国,欧洲的政策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但多数人包括欧洲舆论也包括中国舆论都会认为其含义是:中国已经不是一个穷国了,需要承担发达国家承担的国际责任了。无论是中国的决策者和公众都很难接受这一看法。中国虽然发展很快,但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并未改变。如果法国和欧洲国家对中国提出过高的要求,中法之间必然会产生相互抱怨。而这将对中法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无疑,中法关系和中欧关系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改变欧洲媒体和舆论对中国的看法。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欧洲国家包括法国对中国的看法最负面。欧洲国家媒体对中国的指责增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欧洲国家的民众和媒体人士往往忘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与欧洲的发展程度差距还很大。现在欧洲的年轻人对欧洲一体化的热情已经比他们的父辈下降了很多。因为当今时代已经和二战后完全不同了。现在欧洲很多人也难以理解为什么其他国家采取的政策与欧洲不同。去年英国议会代表团访华讨论如何发展中欧关系时,我提出欧洲需要更多地研究亚洲和中国。
中国发展对欧关系往往首先重视官方人士,其次是企业界人士,这一点没有错,今后还须继续加强。但随着中欧关系的深入全面发展,仅和政府部门和商业界打交道还不够。今后还要增加与欧洲国家的民间组织、媒体等联系,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以及中国的国内和国际政策。加强中法两国之间官民两方面的了解和理解,才能保证中法关系保持稳定,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好处。
从长远来看,欧洲国家朝着共同外交的方向会一直走下去,政治一体化的趋势不会改变。尽管如此,在我看来,在很长时间内,中国与欧洲的合作需要同时在两个层面上展开。这两个层面指的是成员国和欧盟。中法关系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将会对整个中国与欧盟的关系起到带头作用。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4/29/content_978874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 冯仲平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