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赫斯维克:不必建造超大城市
2010-05-05 06:00:57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5月4日报道:英国馆的设计师希望他的“种子圣殿”及周边园区,能够让中国超大城市的建造者们学习伦敦的经验,而不是把它们当作蓝图进行复制。

“上海世博会非常不可思议,但它也也探讨了严肃问题,那就是未来城市,” 本周二在世博园,托马斯·赫斯维克抚摸着他的卷毛胡子说,“大自然才是衡量英国是否拥有天然事物的标杆。”

赫斯维克早就加入了伦敦整合自然与城市工程和世界上第一座植物园——著名的英国皇家植物园裘园。目前,裘园正在进行野心勃勃的千年种子银行计划,这是一项国际保护事业,位于中国云南省占地44公顷的昆明植物园也参与了这一计划。此项目已经将超过十亿的种子存入地下“金库”,以防灭绝。

这位出生于伦敦的设计师,以挑战建筑和雕塑的极限而闻名,他的许多作品都与“尖刺”相关。他说:“在中国,新的城市几乎是在通宵达旦地建造着。这些新城市有机会从伦敦那样的老城市身上学习经验,尤其是世界其他城市还没有显现出来的经验教训。”

2005年的作品“瞬间爆发”是为了纪念英联邦运动会在曼彻斯特的举办,这个作品看上去就像是刺猬身上的尖刺,上面一些“尖刺”的脱落,使赫斯维克的声望有所下降。然而,随着英国馆受到万众瞩目,再也没有人嘲笑这位设计师的创意了。

赫斯维克的最新作品,用包含6万颗种子的亚克力杆建造,它和中国的“东方之冠”俨然成为了2010世博的标志性建筑。自从上周世博试运营起,即使是在气温高达30摄氏度的周六、电子告示牌建议参观其他场馆的时候,英国馆的排队等候时间仍然很少低于3个小时。

设计师认为他的“带刺的”建筑旨在传递生态信息,与世博的主题相符。

“当我和我的朋友谈起使用种子的创意时,他们说‘什么?’‘为什么?’”,设计解释道,“在英国,只有在周末你要为新的庭院买东西的时候,才会在花卉商店里看见一包一包的种子。”

他说:“但是,你手里的一颗小小的种子,可能就是使你你祖母延长10年寿命的原因所在。所以,像种子这样不起眼的东西也许其实很重要。”

“圣殿”中的种子并非不起眼:每一颗都被植入了用极小的LED灯,再加上通过亚克力杆进入的阳光,这些微小的展馆“本质”变得绚烂夺目,并且减少可以碳排放。

这些微小的种子因为形成波状墙壁而引人注目,建筑的外立面智能地合成了英国国旗的形象,并且能够以十字线的形式跟随你环绕建筑。为了完美成像,赫斯维克团体中的一名成员花了足足四个月时间。还有一位雇员,受雇就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位瘦到可以钻入“刺”之间,精确挑战位置的人。

虽然拥堵的交通和街头的垃圾,让伦敦远没有达到一个可供上海模仿的完美城市范例, 但是,它仍然出色示范了如何绿化一座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它将公共花园融入战后居民区,留给居民种植蔬菜水果的空间,并且限制汉普特斯西斯公园等城市绿化带的建筑密度。1851年,在城市中心占地了350英亩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就在伦敦著名的海德公园召开。

赫斯维克认为,人们深陷于城市的高速运转,中国建造城市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对文化身份的认同,这需要平衡。中国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城市化进程。根据预测,到今年年底,中国的城镇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50%,达到7亿。

“中国有惊人的创造力、能量和渴望。但令我担心的是急躁,”他说,“你们需要节约利用空间,建造独一无二的特殊的中国空间,而不是复制世界或者中国的其他城市。”

赫斯维克认为,作为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两座核心建筑之一的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在外来建筑中加入了中国人的喜好,是“过去20年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当被问及他是否认为中国正在成为国际顶尖设计师和建筑师的实验场时,赫斯维克并不赞同那些只是将其他国家的成功作品复制到中国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客户比建筑师更重要,”他说,“世界上有许多杰出的建筑师,但是好的客户并不多,而与众不同的作品就来自于客户的勇气和信任。”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5/05/content_9809746.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外籍编辑 Matt Hodges   编译   桑叶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