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6月25日评论版文章:2010年6月26至27日,加拿大将在多伦多主办20国集团峰会(G-20 Summit)。在全球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但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经济复苏的迹象时,20国集团峰会将给世界经济调整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2009年的美国匹兹堡20国峰会中,参与国的领导人一致同意建立一个包括政策及措施的框架,共同达成全球强有力的、持续及平衡的发展。在这次的20国峰会上,参与国领导人如何才能进一步推动这种共识呢?
20国集团的经济加在一起,占世界90%的国民生产总值、80%的贸易额和2/3的人口。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聚在一起,商讨世界经济大事,就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展开对话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20国集团的讨论要最终达成协议、并成为世界各国遵守的规则,这里面肯定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不会一帆风顺。
首先,20国集团并不是一个“同质”的组织,20个成员的发展阶段相差不小,有些国家是发达国家,另一些是发展中国家;有一些是金融大国,靠“食利”创造价值;而另一些是制造业大国,主要靠出口赚取利润;还有些是原材料与能源生产国,它们的发展取决于制造业大国是否需求增长快,同时又取决于金融大国是否能稳定住商品期货市场与货币价值……,等等。20国集团的发展趋势很可能是最后变成一个“大帽子”,下面还有各种各样的集团在开会、磋商、协调立场,最后拿到20国集团首脑会议上来讨论。
其次,因为这20国集团中成员国的利益分歧很大,所以在前几次召开的20国集团首脑会议上,各种不同的声音此起彼伏。
2009年在美国匹兹堡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达成了6大共识:构建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发展的框架;确保银行金融监管体系控制风险;改革全球金融组织架构,增加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权和投票权;采取新措施帮助最贫困国家;逐步停止非高效化石能源补贴;维持开放,迈向更绿、更可持续的发展。但具体成果并不多,只决定了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中的份额和投票权,决定了20国集团峰会的机制化、常态化,每年举办一次,以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
中国积极参与20国集团的磋商,希望能促成一致,有效地对付全球性衰退,恢复经济增长。但我们也绝不应忘记,G机制只是个俱乐部,是个磋商机制,参与者必须一致同意才有约束力。我们一直主张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主张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20国集团绝不能代替有200多个成员国参与的联合国组织及其旁支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等)。只有联合国那样的国际组织做出的决定才是对成员国有约束力的决定。
20国集团在可预见的未来,在讨论与磋商重建未来国际金融秩序方面应该能起到更大的作用,但这个过程肯定不太短,而且7国集团、8国集团、金砖四国都在20国集团中,各种“集团”的博弈不可避免。在这次加拿大的峰会上,美欧在金融监管改革上的分歧就不小,金砖四国与它们的立场也不一致。
金砖四国的经济虽然差异不小,但都是迅速发展的大国,在国际经济中有许多共同利益契合点。最近一些年来,金砖四国的经济合作,贸易与投资都发展很快,货币合作也初见成果。除在20国集团峰会内金砖四国领导人频频会晤、互相磋商,协调立场外,这四国领导人还定期举行会议,金砖四国峰会已逐渐成为制度。金砖四国在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面有共同利益,立场也相近。随着金融危机的演化,发达国家也都在努力分化金砖四国,希望能把一些成员拉到自己一边。如美国就想拉住巴西与印度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施压。
无论如何,金砖四国峰会后领导人都表示,金砖四国不是一个封闭的组织,以后可能还会向其他国家开放,吸收更多的发展迅速的国家进入。中国应该支持这种发展方向,更多地形成“南南合作”的制度化框架,促使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平、公正地发展。
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更应该在20国集团中能反映、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20国集团包括世界上的工业化国家,也包括最近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但世界上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20国集团中没有代表,有谁来替它们在20国集团中说话呢?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遭到了重创,经济也陷入了衰退,但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到的痛苦更大。中国这两年虽然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但也受到一些国际舆论不公平的批评。在20国集团的会议上,中国应该不仅为自己说话,捍卫中国自己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该推动金砖四国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说话,让20国集团各国在协调宏观经济政策时也多考虑一些那些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只有当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时,世界经济的发展才会更加稳定,更加公平。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6/25/content_1001750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 丁一凡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