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6月26日社论文章:上周,人民币汇率不再紧盯美元的消息引发了一些误解,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下。
首先,央行发布的这一消息应被视为人民币迈向弹性汇率的重要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会大幅升值。实际上,人民币也不可能出现一次性升值。
央行发布的这一消息只是重申了中国自2005年7月以来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然而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了应对危机,确保经济增长,人民币开始重新盯住美元。但此后中国将再次回归弹性汇率,不再紧盯美元。
弹性汇率的目的并不在于抵挡来自美国及其它国家对人民币施加的压力,而是通过这一制度的实行,使人民币更加国际化,更加符合中国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
其次,人民币升值既不能使中美双边贸易恢复平衡,也不能帮助美国解决其国内的失业、高消费以及低储备率等问题。数据表明,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高低与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并无多大关联。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表明,2005年7月到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累计增长21.24%,但这并没能帮助美国削减其贸易赤字。
生产的全球化以及美国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限制是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是这个国家的内政,体现的是国家的主权,不应因为别国的需要或施压而改变。(中国日报社论 编译 刘江波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