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1日报道:1987年,17岁的潘正磊在父母的建议下,登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在西雅图,潘正磊好奇地观察着高大的立交桥,高速公路和喧闹的超级市场。80年代的中国,人们还没有见过这些东西。唯一让潘正磊不喜欢的是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潘正磊说,“我那时候就想多交一些中国朋友,因为我们会有共同的话题和兴趣。”
十几年后的今天,这个“多交朋友”的简单愿望已经演变成了她所就职的公司中最大的多元性社团之一,拥有2,500多名成员。
在中国出生的微软女性员工中,潘正磊是职位最高的一个。1992年加盟微软时,她就和几位华人同事定期举行午餐会。今天,当年的小团体已成为微软最大的以人种划分的多元性团体 —— 微软华人协会。尽管潘正磊本人已不再直接参与协会的管理,但她仍以顾问的身份为协会做贡献。
“我看着微软华人社团从几个人成长为这么大的组织,特别是近几年,华人员工在微软的多元文化发展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我特别很自豪,”潘正磊说。
刚加入微软时,潘正磊还是Office团队一名普通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现在,她是总经理,不仅领导美国总部一支200人的产品组,还在上海管理着一支近100人的研发团队。
“现在微软的华裔总经理还很少,这主要是因为1990年前留学美国的中国人比较少。但是我相信,几年以后,高层管理团队里的中国人会增长得越来越快,”潘正磊说。
据潘正磊回忆,她在华盛顿大学读书时,整个校园里的中国本科留学生不到10人。进入微软那年,她所知道的华裔雇员也仅有7名。
“人都是社会性动物,任何一个人在那种环境下都会觉得孤独的,”潘正磊说。
为了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每个周末潘正磊和她的华裔朋友们都会轮流组织聚会。“开始的几年,因为人少,组织活动还比较简单,我只需要和其他几位同事讨论一些事宜,比如如何筹措活动经费,什么活动更受员工的欢迎等。”
但是,当华人协会的人数超过了100人时,资金短缺的问题开始出现。幸运的是,当时的公司也意识到了多元化的重要性,并开始资助包括微软华人协会在内的几个多元文化团体。
“90年代末期,随着微软公司本身的成熟,公司也逐渐对多元性给予更多重视。毕竟,微软的成功离不开众多具有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技能的员工的努力,”她说。“就像一个良性循环,多元性团体越多,公司也就越支持我们的活动。”
随着微软华人协会的扩大,潘正磊和她的同事意识到单纯为华裔员工提供社交平台和环境已远远不够。几个月后,他们成立了董事会,一边在公司内部推广中国文化,一边为华裔员工提供职业发展辅导。
“我看到很多华人员工与自己的同事、领导交流不够。他们只是埋头苦干,但不知道这可能会让他们的经理觉得他们缺乏主动性,”潘正磊说。
所以,潘正磊每年都会在协会组织几次“职业讲座”,请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经验。现在她也成为了最积极的演讲者之一,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中国员工都很聪明,大多数情况下比别人更勤奋。我们应该注意更好地使用我们从自己文化中学到的东西。”
潘正磊出生在上海,她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生活都在北京度过。“在中国的学习经历对我的帮助很大,但是当时我还没有体会到,”潘正磊说,“这段学习的确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刚到华盛顿大学时,潘正磊还需要参加一个入学考试。尽管对数学中的英文术语还很陌生,在考试中利用了“以前学到的逆向思维”,她几乎得了满分。
此外,她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随着职位上升逐步增长。“中国文化很强调平衡、中庸,这在管理中很重要,尤其是即要协调不同员工或团队之间的利益,又要确保工作向正确的方向推进,”潘正磊说。
潘正磊的下属形容她是一个“开明、亲切、正直”的老板。
“她一直是很好的导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同时我们又可以象朋友一样交流,”严治庆是直接向潘正磊汇报的一个部门经理。象潘正磊一样,他也在中国出生,后来去了美国读书和工作。
谈到生活中最大的愿望,潘正磊说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学好中文。去年,潘正磊从微软总部回到上海,与她的中国团队近距离工作。尽管她不得不为此而付出双倍的努力,才能既管理好西雅图的团队又带好上海的项目,但她说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
她说,“我希望我的儿子能够讲中文,读懂中文书。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很深奥,如果不会使用这个语言,他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 (中国日报记者 程盈琪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