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在与欧洲官员和智库进行了近一周密集接触和讨论之后,中央党校副校长兼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陈宝生认为在世界格局大发展和大调整过程中,欧洲对中国既有期待,也有疑虑;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他们对中国怎么发展、今后的路怎么走、在这个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表示疑虑。
“因此我这次到欧洲就是宣传中国的对内和谐发展、对外和平发展的理念;同时表达我们对中欧关系的关切,增强他们加快中欧关系发展的信心,”陈校长在结束完为期一周的欧洲访问之前接受《中国日报》独家专访时表达了中欧战略互信的重要性。
从本月21日至27日,他和代表团成员访问了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标志雪铁龙集团、欧洲学院、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以及欧盟委员会。
在后危机时代、特别是欧洲四国政府债务危机严峻的形势下,同时在亚欧首脑峰会即将召开、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正在不断升温的背景下,陈宝生从当代中国的发展及中国-欧盟合作的可能性、以及中国政治改革等战略角度对欧释疑增信;同时,陈校长还深入调研了金融危机之后,欧洲经济发展的走势,了解了欧洲在气候变化方面的最新立场和主张以及在哥本哈根协议中取得的成果怎么落实等问题。
“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整个欧洲都对中国发展道路有一种疑虑,这种疑虑是普遍的,”陈校长也不无担心地说。陈于2008年调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在此之前,他于1982年北京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西部甘肃工作,官至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
从疑虑的角度看,由于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和进步、 特别是中国这一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不错,欧洲感觉到中国发展的道路对欧洲发展的道路是一种挑战,因为中国道路不同于他们发展的道路。“按照他们的理论,中国采用的道路不应该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而中国却偏偏走到了这一步,他们的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的进步,因此他们有疑虑:是他们的理论错了?还是中国侥幸走到了今天?”陈校长说。
“整个欧洲都有这种疑虑,这种疑虑是普遍的,这里面还牵涉到价值观的问题,牵涉到制度的问题,这是他们最大的疑虑,”陈说。
陈校长说他们的第二个疑虑是: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今后还能不能这样持续发展?能持续多长时间?中国国力进一步增强之后,中国在当今世界上进一步扮演什么角色?欧洲人不主张做G2(我们也反对),他们更希望在G20的范围内重新调整世界格局。“他们(欧洲) 表面上是担心中国地位的上升, 担心中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而实际上是担心欧洲的地位的衰落,担心欧洲将来怎么发展,这里面有一种不甘心。”
第三种疑虑是欧洲一直在探讨在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欧洲如何崛起,怎么重新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之一,他们在考虑这个问题。
“但他们过虑了,”陈说。
欧洲现在仍然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之一,仍然是世界格局多极化中重要的一极,他们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低碳经济、新能源开发等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我这次来之后,通过交流更坚定了我的这个看法。”(中国日报驻布鲁塞尔首席记者 付敬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