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4日报道:北宋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970-1051)使纸质书籍取代昂贵的丝绸卷轴,成为普通大众的知识源泉,不再为富贵人家的独享。但毕昇也许想不到,中国印刷出版走向世界足足等了1000多年。
参与图书全球贸易仅仅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部分。尽管图书及版权也是国际市场的商品,但与其他“中国制造”有着本质区别。文化产品特殊的附加值让图书变成检测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试金石。书籍作为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揭示了中国出版商在国际化过程中面对主要困难。中国出版商迫切需要研究他们的目标市场和目标读者群体,按照市场的需求出书发行。
兼并或许是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最快的途径,但同时也是风险最大的一种选择。建立自主品牌的外销体系时最安全的投资方式,但需要很久才能见到回报。寻找海外版权代理商和著名出版集团对正处于国际化初级阶段的中国出版界无异于最好的选择。
中国出版集团总公司在过去两年内通过合资合作的形式已经在西方建立多家分支机构,在海外出版了超过200种中国图书。中国出版总公司总裁聂震宁在十七届北京国际书展之际表示:“版权出口和本地化战略是中国图书贸易的指导原则。中国出版集团每年参加20场世界级书展,或者以主宾国的身份出现,这给国内出版商提供了了解国际出版业,结交商业合作伙伴的好机会。”中国出版业以前附属于政府部门,最近开始大规模企业化转制。因此,在当今数字化环境中,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外向扩张与内在改革创新交织进行的过程。
语言和文化障碍是另外一个阻碍中国图书走出去的瓶颈。中国政府在过去三年里资助了46个国家的246家出版机构的1350项合作项目,以26种语言出版200多种图书。在政府资助的背后是国内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匮乏,现在需要能够实现有效文化沟通的翻译人才,决不能只以字面意思翻译文学作品。现代中国作家的作品之所以很少被介绍给国外,一个重大障碍便在于此,以至于,中国出版商只能不断地打“古人”牌,依靠一些已经被国际读者认可的经典译文,反复推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典籍,深入介绍现代中国的书少之又少。
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应该使中国出版商在讲述现代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剑桥大学出版社首席执行官潘仕勋(Stephen R.R. Bourne)在最近一次由中国出版集团举办的关于出版国际化的论坛上表示:“25年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是英语和俄语,后来是西班牙语,现在轮到了汉语,而且,汉语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扮演重要国际语言的角色。”他认为,讲述现代中国最好的故事应该是那些充满人情味的故事,爱情就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广泛分布在海外的华裔作家和翻译家是中国出版国际化的重要资源。许多人都深谙中西文化要津,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人生经历。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出版界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他们不能一味迁就西方受众需求和接受习惯,真正定义现代中国的不仅仅是中国与西方的相似之处,更包括那些让中国成为中国的独特元素。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bizchina/2010-09/04/content_11257023.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李洋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