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9日报道:自2009年6月13日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以来,秦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的工作人员至今已发现了114件“新兵”,为进一步研究秦兵马俑、秦始皇陵及中国古代军制史等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出土文物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更多的研究课题。
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考古队队长许卫红告诉记者,现在她和她的同事们仍然在发掘现场清理着袒露出来的陶俑,“我们在第一个过洞里发现了37件陶俑,还有77件陶俑在第二个过洞里,陶俑破碎得非常厉害,有些陶俑甚至破碎成几百片,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来清理和挖掘。”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的发掘面积为200平方米。至目前为止,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共出土114件陶俑,兵俑神态逼真,容貌各具特色,且其服饰、发饰、武器装备等各有不同,但因一号坑陶俑高度较高,在1.8米到2.0米,不容易保存,所以均已经破碎。出土的俑包括铠甲步兵俑6排共28件,2组共6件车兵军吏俑。至于陶俑身高为何在1.8米到2.0米,到底是比照秦人的真实身高制作还是进行了“拔高”,目前仍然是个谜。
据许卫红介绍,秦兵马俑从职务上可分为高级军吏俑、中级和下级军吏俑以及一般武士俑,因此其穿戴和兵器配备也会随之不同。高级军吏俑多外披彩色鱼鳞甲,双肩及前后胸甲上缀有彩色缨饰,双手交垂于腹前作拄剑状。此次发掘发现在第一组车后有一件穿着鱼鳞甲的军吏俑,应该为所发现俑中级别最高的。另外还有20排步兵俑,共80件。
一号坑是兵马俑中破坏较严重的一个俑坑,因此在开始发掘时工作人员对发现较好的彩俑不抱太大希望,然而发掘结果却令人惊喜,陶俑彩绘虽然保存面积较小,但个体数量较多,甚至连头发也染色。步兵俑按其头饰的差异可分为圆髻铠甲俑、扁髻铠甲俑和介帻铠甲俑三类,此次发掘的不仅步兵俑最多,且均为扁髻步兵俑,也就是将头发全部编成六股宽辫,反折后用发卡固定于脑后,这种发饰应该与头上方便戴盔有关系。虽然头上将要戴盔,然而很多俑头发都明显被染成了黑色或是褐色,足可见秦俑做工之精细。
在以前秦兵马俑的考古发掘过程中,陶俑彩绘的保护一直是困扰考古人员的一个难题。在秦兵马俑一号坑的前两次发掘中,一些出土时带有彩绘的陶俑因没有有效的保护手段,彩绘很快就脱落、脱色了。第一次发掘工作从1978年开始到1984年结束,共发掘出1087件陶质兵马俑。第二次发掘从1985年开始,但由于一些技术原因,一年后就被迫停了下来。
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介绍,当年随着发掘工作迅速地展开,地下散发出大量湿气,霉菌开始了大面积蔓延。在霉菌消退后,又因地表干燥产生了其他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兵马俑的彩绘。从发掘的一开始,便在俑身上发现了大面积残余的彩绘并对彩绘作了记录,然而在出土之后不久,彩绘便几乎全部消失。
为了解决在考古发掘中出现的文物保护的诸多问题,陕西省文物局从1989年就开始向国外寻求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陕西省文物局先后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和德国美茵兹的罗马日尔曼中央博物馆签定了文物保护技术合作研究项目。在中德合作的项目中,一种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秦兵马俑的彩绘保护技术研究。
据中德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项目的德方负责人、来自德国美茵兹的罗马日尔曼中央博物馆的文物专家苏珊娜介绍,德国方面选择合作伙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陕西省的面积相当于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土面积,陕西及省会城市西安在古代历史上曾是13个朝代的都城与权力中心,因此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地面遗迹和大量的墓葬群。
“伴随考古发掘文物的出土,大量残损文物的修复与保护是考古界从业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而当时中国国内还没有一所现代化的修复专科学校及与之相配套的职业培训体系。”苏珊娜回忆说。
1991年4月,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德国美茵兹罗马日尔曼中央博物馆的共同努力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部)正式启用。实验室配备有专业化的保护修复仪器设备、修复工具、工作台及配套设备,包括X光机、各种规格的显微镜、微型打磨机、微型喷砂机、超声清洗仪、大型去离子水处理设备、低压吸力多功能操作台、回潮箱、可升降专用修复工作台、滤紫外线光源、专业吸尘器、数码相机,等等。
在过去近20的合作中,中德文物保护专家不仅解决了大量文物保护方面的难题,同时,德国方面还为陕西培养、培训了许多文物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
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专家容波说,他是在1996年假如到这个项目中来的,在过去的近15年里,他去了德国五六次,每次在那里待3个月到半年。
容波最大的感受是:“一开始我方本着请教的心态,去了解世界上最先进的文保科技方向,在资金和技术上都依靠德国。这其中我们不断提问并且进行试验,彩绘的颜料结构、成分、工艺等等全部都成了有解的答案。虽然他们发展早,但是东西少,我们从信息需求转而到了理念的接纳。样品当时我们还要带到德国去试验,因为国内文物领域的科技检测还非常落后,检测单位只有工农业的图谱和标准,那种大众化的判断不是我要的。到了我加入的1996年左右,中德双方已经进展成为平等交流,我们在技术、设备上都积累了能量,2000年以后,国内大手笔投资文物保护,这种合作开始转向以我为主的局面。现在国内实验室水平已经很高,在陶器彩绘保护方面,我们已经开始向国外输出技术。”
科技自主是兵马俑博物馆敢于动手的先决条件。“现在发掘一号坑的设备材料基本都是我们自己的,而且还在不断研发中。1997年彩绘保护技术在残片上试验成功,1999年正式在发掘中开始大规模使用,绿脸俑就是这样保存下来的。也就是说,彩绘保护是一个已经解决并且发展了10年的技术。这个技术在2004年得了国家级二等奖,不仅仅是兵马俑、汉阳陵,还有这几年秦始皇陵发掘的其他从葬坑,比如百戏俑坑等,彩绘保护都已经做得很好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保管部的马生涛副主任告诉记者,利用这项彩绘保护技术,现在共有8件完整的彩绘陶俑在实验室里得到完好的保护,还有大量彩绘残片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部总工程师杨军昌介绍,在中德开展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项目之前,中国的文物保护技术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全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省级考古科研机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掘了数十处重要古遗址和千余座古墓葬。但是,出土文物的保护一直是他们面临的难题。
“比如说,”杨总工程师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在发掘的古墓中出土的丝织品,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很快了细碎、尘化了。“通过中德专家的合作研究,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很好地保护这类的出土文物了。”现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部已经有了金属陶瓷保护、壁画保护、古代纺织品保护和泾渭基地文物保护修复这四个专业化的保护修复实验室,还有一个考古发掘现场应急小组。
利用中德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项目的成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部取得了一系列考古发掘现场和实验室文物保护的重要成果,包括西安南郊唐李倕墓出土冠饰以及其他文物的保护修复、汉唐墓葬壁画发掘现场保护与室内修复、陕西渭南金代壁画墓保护性搬迁、陕西法门寺地宫丝织品的保护与研究、秦始皇帝陵园出土青铜水禽的保护修复,等等。
过去近20年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方面的国际合作,不仅帮助中国在出土文物保护的技术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更让中国的文物保护技术得到了世界各国专家的认可和赞誉。(中国日报记者 马烈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