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16日报道:平日里带着眼镜的赵兵科看起来并不太像一个大冒险家。
但每当有台风逼近我国海岸,人们纷纷避走之时,他却永远是第一个钻进他的专属座驾,开足马力向着台风的中心驶去的人。
赵兵科和他的同事是一群追风者, 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去追寻人人避而不及的致命性自然现象。 “我们必须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抵达台风中心。”
当台风接近我国东南沿海的时候,赵兵科和他的同事们就会驾驶着经由特殊设计而成,重达4吨的汽车,义无反顾的冲上前去迎接台风的光临。
“这是我们的使命,” 46岁的赵兵科说,作为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成立的追风小组的领导者,他的主要任务是带领组员收集台风内部变化的实时数据作为将来研究之用。
“台风是极具破坏性的,因为它不断的在变化,而我们不知道它变化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它突然加速,突然转向或者突然减弱消失。”
相关数据的缺乏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天气预报员和学者,影响到他们做出的预测和对台风天气评估的准确性。
中国的海岸线很长,平均每年要接受9.3次的台风袭击。仅在2005年8月就受到8次台风袭击,其中5次遭遇时速高达138公里的强台风。
作为有记录以来中国大陆遭遇的最强的台风,桑美曾经于2006年8月袭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193人死亡,10人失踪的重大灾情。
专家已经开始利用卫星观察台风的形成和外部结构。 “对于台风内部结构的变化数据,我们只能通过地面观察得到,”赵兵科说道,“卫星采集的数据有些时候并不那么准确,因为当卫星过于接近地面时,会容易遭受干扰。”
为了得到即时准确的数据,包括台风中心的气压、气温以及相对湿度,赵兵科说,“你必须尽量靠近台风中心。”
每次行动之前,赵兵科和他的团队都需要数天的准备。 他们永远驾驶着一辆依维柯,负荷着各式各样的观测设备,包括大量用以追踪台风的装载全球定位系统的气球以及拍摄台风动态的实景摄像头。
“这辆车子超过4吨重,是同类型普通车型重量的3倍左右,”赵兵科提到,“它可以经受台风甚至强台风的考验,当然,前提是你的车技也必须很好。”
自2007年追风小组成立以来,赵兵科和他团队的成员们一起,在沿海地区追逐过不下10个台风。 “美国,韩国和日本一早就已经开始这项数据的收集研究,和他们相比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赵兵科说。
他们开始追风时,第一个任务就碰上了台风帕步,结果除了畅快地淋了一场雨以外,一无所获。由于缺乏寻找台风中心的知识和经验,赵兵科的小组没有在台风来临时找到合适的观测位置。
跟星相观测不同,台风通常是变化无常的,并不能预先找到精确的固定方位来观察。 “即时通讯对于寻找正确的观测位置是十分有帮助的,”赵兵科说道。“所以(当外出追风时)我们和上海指挥中心的专家以及经验丰富的天气预测员一直保持紧密的联系。”
赵兵科还记得2007年台风圣帕降临的那个夜晚。 他和他的小组成员们驱车前往了经由预测得出的台风将要到达的福建沿海某地区。 他们特别配备的车辆,虽然已经牢牢的被四根钢电缆固定在地面,在风速高达108公里的台风重,依然猛烈的摇晃着。 “这是十分危险的,台风几乎将我们吹离地面,”赵兵科说,“事后我们都开玩笑说,如果当时是经历桑美,可能我们已经被刮到半空中并撕成碎片了。”
追风小组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将绑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气球向三万米的高空每隔三小时放置一次。
“通常将一个1.5米高的气球充满只需要很短的几分钟,”赵兵科说,“但是在强台风中,这个过程可能要半个小时才能完成。” 今年他们为了台风圆规在8月31日再次出发。 但是同样,台风再一次避开了他们的追逐。在9月2号到达上海时已经降级成为热带风暴。
“危险是存在的,我们也知道,” 赵兵科说道。 “越强的台风内部机构越复杂,对我们的研究则更有价值,”他补充到。
追风小组计划在2013年之内,每年最少追到1到2个强台风。赵兵科说道,届时一个特别设计的实时台风数据采集站将在浙江和附件沿海省份建设启用。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0-09/16/content_11309805.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李新竹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