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20日报道:近期,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致开幕词时强调“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指出中国将重新定位发展模式,让经济发展的益处惠及范围更加广泛。随后,“包容性增长”被写进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更加凸显了这一概念的重要意义。
长久以来,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让中国30年来在其它方面取得经济成果也黯然失色。在1979—2008年间,正当中国的GDP平均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中国大部分人口走出贫困的时,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也成为亚洲国家中最严重的。
近些年来,为了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和内陆省份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颁布了发展农村地区的政策和惠农政策,同时为了保护弱势群体,政府加大了基础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投资规模。最近几年,政府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许多人认为,接下来5年,是中国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时期。作为一项务实的战略,包容性增长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一般意义而言,当社会的每位成员可以在公平的基础上参与社会并获得回报,就可以认为是包容性的增长。
严格说来,包容性增长的政策应当区分两种类型的不平等。一种是机会不平等,由市场、政策失效,体制缺陷或社会排斥等个人无法掌控的外部环境造成的不平等。另一种是努力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向努力工作,寻求机会以及冒险努力的人所回报和激励的不同。
当然,机会不均等必然造成对包容性增长的不可更改目标的政策干预。因此,包容性增长可定义为:经济增长和机会平等共同发展。
如何将此这一原则转换为政策行动呢?
首先,包容性增长要求高速、可持续、有效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更多的岗位将会诞生,经济机会也将惠及每个个体。如果经济增长无法向大多数人提供体面的工作,那么这种增长必不然不能称为包容性的。
第二,包容性增长要求一个包容的社会,能够确保每个男人女人都可以获得公平的机会。这意味着,我们要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增加投入,扩展人们的能力。尤其对弱势群体而言,教育可以消除市场和体制的缺陷以及社会排斥,使他们也可以公平竞争。
第三,包容性增长要求社会拥有效的安全保障网络,以减轻由疾病、经济危机、产业调整或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暂时生活冲击,以及满足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的特别需求。
以上这些方面对中国接下来几年的发展有什么指示意义呢?
中国的包容性政策必须建立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之上。意思就是说,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和、和世界融合的趋势仍将继续进行。
包容性增长同样意味着转变中国的发展方式,使其建立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上。这要求政府必须消除市场扭曲,解决发展不平衡以及体制和政策障碍等问题,以推动国内市场的一体化发展。更加广泛的增长方式不仅会给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同样会有效减少城乡和全范围的收入差距。
同时,审慎制定的再分配政策也应当作为中国包容性增长战略的一部分,其目的不仅是平衡收入,还可以改善机会的平等获得以及收入分配。这要求政府加大基础教育、基础医疗以及其它社会基础服务的投入力度,推出更加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
包容性增长战略更为重要的一个要素是,不断加强管理,提升经济和社会正义以及公平竞争,使得政府和政策更加透明,以预防腐败。好的政策和管理是机会平等的前提,而机会平等是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核心。
在18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提出了很多强调“包容性增长”的政策,让人为之鼓舞。
一直以来,亚洲开发银行(ADB)将包容性增长作为其一项长期战略议程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进行推广。
包容性增长同样是也是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国合作的战略支柱。亚洲开发银行通过向落后省份和贫困地区投资基础设施,提升自然能源保护以及发展农村金融和农业推广服务来支持这些地区的发展。此外,亚行还一直给这些地区提供技术援助以支持其就业服务、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金改革。
作为一个长期的发展伙伴,亚行将继续支持中国朝包容和环境可持续模式发展的努力,同时将强化这一角色,将其作为中国和亚行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和分享发展知识以及经验的地区性平台。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0-10/20/content_1143261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为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规划与区域合作部主任梁雪峰和助理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 编译 刘江波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