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29日见报评论版文章:在世界尚未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引发的系列震荡中恢复常态的时候,东亚地区既有的秩序和均衡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动。
变动首先源自于美国东亚战略的调整。毫无疑问,美国是影响东亚地区政治、经济事态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对于东亚各国在区域合作方面的努力,美国的基本态度是:如果(东亚)合作不足以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美国可以做这一进程的观望者;如果东亚合作挑战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就会强力干预这一进程。例如,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即先后将马来西亚的“东亚经济圈”和日本的“东亚货币基金”倡议扼杀在摇篮之中。“9.11”事件后,由于美国将其主要注意力及资源长期投放在反恐战争和中东事务上,东亚合作在美国的“疏忽”中已经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且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此外,中国的崛起也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当下,美国更需要的是分享东亚区域化进程中的红利。与此同时,防范新兴地区大国的崛起,挑战现存的秩序。尽管因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实力有所削弱且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收缩,已不可逆转。但在东亚地区,美国却发动了一次“静悄悄”的攻势,显现出在一定程度上的战略扩张。通过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积极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和湄公河委员会会议,策动与东亚国家间频繁的双边或多边军事演习,美国正在高效率地激活既有的同盟体系并拓展其职能。同时,寻求更深、更广泛地介入东亚合作进程。
冷战终结后,俄罗斯在东亚事务中的影响力一度弱化。近年来,走上复兴之路的俄罗斯对参与东亚合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俄罗斯高官在不同场合曾高调声称,俄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不容忽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真正无视俄罗斯在解决亚太地区政治、能源、环境及其它问题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性。但由于东盟内部的意见分歧,俄罗斯一直游离在东亚合作进程之外。
2010年7月20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第43届东盟外长会议初步决定扩大东亚峰会机制,美国与俄罗斯加入东亚峰会已成定局。据信,美俄将于2011年成为东亚峰会的正式成员。这也是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成为东亚峰会成员后,东亚峰会的第二次扩容。
实际上,同意美国和俄罗斯加入东亚峰会,东盟有着自己的战略意图。长期以来,东盟在东亚合作进程中一直处在“驾驶员”的位置。在纷争频仍的东亚地区,由东盟来引领,至少在形式和议程方面来引领东亚合作是各方博弈并最终达成妥协的结果。当然,因一昧强调保持各方在合作中的“舒适度”,回避问题的解决和效率低下,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也受到外界的普遍质疑。近年来,东盟致力于自身的一体化进程特别是“东盟共同体”建设,同时也试图将东盟自身的建设与前景更为广阔,变数更多,难度也更大的东亚合作和东亚共同体建设进程相结合。在东亚合作中,东盟试图继续保持自己的主导地位。而大国平衡外交则是东盟最为擅长,同时也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引入域外力量来有效地抵消地区大国崛起的冲击效应,是东盟所乐见的局面。仅从美国、俄罗斯积极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近期中国、日本均表示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继续发挥核心和领导作用来看,东盟力量(ASEAN Power)得到了其他国家的认可和应有的尊重。可以预期,在即将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东盟力量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当然,美国和俄罗斯加入东亚峰会将给东亚合作进程带来复杂的影响。在可见的将来,东亚将出现的是一个超越地理域限,拥有十八个成员的庞大的架构。其中,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和印度均为大国。这使得东亚峰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大国彼此间的博弈,以及大国与ASEAN之间博弈的平台。东亚合作由此可能出现三种结果:一是由于大国的深度参与和与ASEAN的良性互动,东亚峰会的存在,有效地弥补了既有区域合作机制功能的缺失。东亚合作持续推进且不断深化;二是由于各方在利益分配以及权利和义务的界定方面存在分歧,但又担心解决问题的努力会引起纷争,故而采取不作为的态度。东亚峰会成为又一个清谈馆。东亚合作将处于停滞状态;三是各方利益冲突难以调和而导致东亚峰会成为大国竞争的场所。东亚峰会和东亚合作进程在激烈的内斗中会走向消亡。
在东亚合作的进程中,一个新的地区体系似乎正在隐现。多方博弈的结果将决定这个地区体系的基本面貌。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10/29/content_11473865.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 杨丹志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