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1月18日评论版文章:当前,许多社会学概念都赢得了专家和民众的普遍认可,“社会稳定”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许多学者和民众都对非常关心,到底什么样的社会结构才能带来最大限度的社会稳定。
按照社会学的划分方法,现代社会可以分为四个阶层,即富裕阶层、中间阶层、劳工阶层和贫弱阶层。其中,中间阶层是介于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阶层,是联系二者的桥梁。因此,通过给社会底层的人们以向上流动的希望,可以减少贫富差距造成的两个阶层间的对立情绪。
总的来说,在现代社会中,中间阶层的人数应占到总人口的60%—70%,而贫富两极的人口只应各占10%—15%,这种“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稳定。
由此便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应如何定义中间阶层?大体说来有三个标准,即物质财富、职业声望和个人认同。
就物质财富方面来说,过上舒适而不奢华的生活,是中间阶层的第一目标。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一个中间阶层的家庭应当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车子及一定的金融资产。
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标准和政府提出的“小康水平”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可以说,“小康”就是中国版的“中产阶级”。但无论是小康还是中产阶级,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积累足够的财富。
职业声望是中间阶层另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在当今社会,薪资仍是多数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稳定的工作也成了中间阶层追求的目标之一。除此之外,随着知识资本的崛起,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凭借自身知识技术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因此,相当一部分的白领也成为了中间阶层。
自我认同也是衡量中间阶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准。中间阶层一词往往意味着富裕体面的生活。正因如此,成为中间阶层往往是许多人个人生活上的奋斗目标。在发达国家,60%—70%的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这表明,人们认为生活充满希望,乐意继续向上奋斗。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这种状态都是极为有利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得益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中国的中间阶层正在逐渐形成。中国社科院的陆学艺教授说,目前中国的中间阶层比例约为23%;而5年前,这个数字为18%。陆教授曾预计中国中间阶层的比例将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现在看来,这一预计正在变为现实。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势头,到“十二五”结束时,中国的中间阶层比例将占到总人口的28%甚至30%,到2020年将达到40%。可以说,这也是个有望实现的“中国梦”。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实施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已滞后经济发展15年,而这正是我国目前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
按照社会学理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中间阶层应成为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公民责任意识的觉醒将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但在这方面,中国的中间阶层还显得有些不成熟。社会希望中间阶层能够承担更多的公民义务。
另外,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认为那23%的人属于中间阶层,他们甚至认为这不过又是一个哗众取宠的数据。必须指出的是,人们的这种心态与房价过高不无关联。长久以来,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判定一个家庭是否属于中间阶层的重要标准。然而由于房价过高,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与中间阶层的标准渐行渐远。所谓“不平则鸣”,人们的不平情绪将成为社会稳定的一大威胁。当前的经济增长趋势让许多人,尤其是有“产业工人主力军”之称的2亿农民工深感不安。我们希望“十二五”期间的“包容性增长”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任何一个社会中间阶层的崛起都需要来自政府的理性支持。许多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上都为蓝领工人提供了支持或津贴,帮助他们拥有并积累自己的财富。二战后,许多国家大力推广居民住房,确保“居者有其屋”,成为成功捍卫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典范。
30多年前,邓小平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今天,或许我们可以运用这样的社会学语言来表达:“十二五”期间,让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先“中产”起来。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0-11/18/content_11567536.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是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唐钧 编译 赵欣莹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