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1月26日报道:2010年9月12日下午,北京房山安琪儿孤儿培训学校的孩子们都没有睡午觉,因为他们听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纷纷奔走相告:“小提琴家要来教我们拉琴啦!”
虽然大多数的孩子并不知道小提琴是什么,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兴奋劲。
学校老师张梅说:“你真没看到孩子们当时的样子,当‘音乐之帆’的老师打开琴盒,把小提琴举起来的时候,他们各个‘哇’的叫出声来。”
拿着小提琴的老师是陈倩——“音乐之帆”的执行总监。“音乐之帆”成立于2009年2月,是一个由几位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发起的音乐慈善项目,旨在帮助贫困儿童通过免费的学习音乐获得自信,从而改变他们的命运。
2003年由中国收养中心在全国做的一次调查发现,74%的孤儿有行为问题,这一数据是有双亲的孩子的6倍。
“我们希望通过古典音乐来触摸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的内心,从而使他们远离因命运的伤害带来的自卑和孤独,”29岁的陈倩老师这样说道。
“音乐之帆”自成立以来,已经在北京房山安琪儿孤儿培训学校和蒲公英学校——北京第一所专门收纳低收入外来农民工家庭孩子的私立非盈利中学建立了两个交响乐团和一个合唱团。至今,这些孩子多次登台演出,其中包括由中国影星李连杰建立的壹基金的一次颁奖典礼。
相形于音乐治疗在西方的盛行多时并收获颇丰,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音乐之帆”的项目负责人不希望这一儿童音乐慈善项目以音乐治疗的名义被提及,而诸多教育界专家都认为,这一项目是以音乐介入一个长期处于弱势群体的先驱。
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副会长鲁天龙表示,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学校的音乐教育,可这些弱势群体的孩子,比如孤儿和来自农民工家庭的孩子是常常被遗忘的:“如今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外来务工者的子女在普通的公立小学中占了很高的比例。但是,教育界更关心的却是是那些重点学校——‘音乐之帆’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缺。”
激发自信
42岁的柴亮是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的教授,也是“音乐之帆”的创始人。柴亮说,他建立“音乐之帆”,就是希望把音乐学习——这一基本上专属于富裕家庭孩子的专利也带给贫困的孩子们。
柴亮的灵感来源于委内瑞拉的西蒙·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
2009年1月,国家大剧院的一场交响音乐会带给他很大的震撼。30年前,委内瑞拉指挥家何塞·阿布吕尔集合了11名4到6岁的孤儿和小流浪汉,每天给他们免费上音乐课,并由此建立了一支儿童交响乐团。
这一举措得到了广泛响应。30年之后的今天,委内瑞拉已有约250支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交响乐团,而这些音乐家都曾有过贫苦的童年。
这使得柴亮感触很深:“那些可能成为社会隐患的人反而成了音乐家和社会名流。”于是柴亮和他的朋友郭勇在一个月后建立了“音乐之帆”,希望把这样成功的经验借鉴到中国,以此带给贫困孩子们对音乐的感悟,以及一种“地位感”。
“贫穷所带来的最痛苦和悲惨的不是食不果腹、流离失所,而是一种无名的感受,没有身份、没有认同、没有尊严的感觉。但在乐团与合唱团中,这样的经历会让孩子们获得一种高贵的内心,他们可以成为社区和家庭中的模范。”陈倩说。
尽管“音乐之帆”羽翼未丰,但两年的努力已略有成效。今年夏天,由蒲公英学校的孩子们组成的蒲公英交响乐团在一个全国小提琴艺术节与许多学习多年的少年宫团队同场竞技,获得了表演奖。这令孩子们兴奋,更令老师们欣慰。
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郭珊女士说:“孩子们第一年上台时都很紧张,今年就好多了,我们渐渐看到孩子们的自卑被自信所取代。”
追梦的孩子
郭婷婷是蒲公英学校初二年级的学生。出生后不久,她便随进京务工的父母从老家——河南省信阳市来到了北京。而在过去的13年里,偌大的北京,她的家却没有离开过南五环外尘土弥漫的市郊。
她还有一个9岁的弟弟,父母在附近的一个工业区靠打零工赚钱。并且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学校免收她一个学期680元的学费。
“音乐之帆”去年2月来到蒲公英学校,郭婷婷便成为了第一批学小提琴的孩子:“一共有8种乐器可以选择,我每个都很想学。”
但一开始她只怀抱着对小提琴美好的憧憬,却忽略了要学好它,必须要经历的漫长而勤劳的练习。几个星期过去,她便突然退出了;可就在一个星期后,她又回来了。
“我想到,拉小提琴是我到现在为止做过的最重大的事情,如果我放弃了,我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稚嫩的声音中透露着一种超越她年龄的成熟。
华东师范大学于近三年在中国四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济南做的研究表明,外来务工者的子女在新的城市中会经历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的巨大困难。此项研究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崔丽娟教授说:“如果一个孩子被这个社会边缘化,他心里会充满仇恨。”
带着这样的观念,“音乐之帆”的声乐教师王辰表示,儿童交响乐团的建立不仅仅是给孩子们提供乐器技能,更是使他们在碰到各种各样复杂问题的时候,能有一颗坚强的内心。
现在的郭婷婷已经离不开她的小提琴了。无论何时,当她感到失落,她都会去拉小提琴。她说,那是她力量的源泉:“去年,当我第一次随着蒲公英交响乐团登台表演时,我心里很紧张,因为我知道下面坐着很多有钱人;但现在我不害怕了,因为我不再感觉低人一等。只要我珍惜机会,好好练下去,我也一样会成功。”
今年9月,“音乐之帆”又来到了北京安琪儿孤儿培训学校。其实是在蒲公英还是在安琪儿,孩子们都和郭婷婷有一样的感受。
陈倩说:“通过小提琴练习,他们会知道什么是有奔头的。他们会坚持练习并奋斗下去,因为有一天,即使他们一无所有,音乐会是他们可以依靠的。”
挖掘天赋
儿童交响乐团为这些孤儿及农民工子女提供了与社会连结的纽带,但也有心理健康专家指出,这样的做法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又一次的伤害。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研究中心主任高天说,他非常赞赏音乐家们通过专业音乐训练来培养有天赋的孩子,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没有音乐天赋、却也需要心理帮助的孩子可能就被渐渐忽略了。而在很多状况下,一个越是没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往往是更需要心理慰籍的。”
高天教授说,这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在过去几年中陆续有过一些为贫困孩子建立的大型民乐团,但几乎没有能长期运作的原因,包括有一个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重灾区绵竹的民乐团。
对于这样的质疑,“音乐之帆”的陈倩老师说:“我们为孩子们做的,与他们的天赋无关。只要他们愿意学下去,我们就珍惜每一个孩子。”
除却这样的担心,绝大多数的专家都认为柴亮建立儿童慈善乐团的做法非常好地引起了社会对贫困、弱势儿童的注意。多位专家都在采访中表示,希望这个项目会激发全国各地更多的音乐家来推广这样的做法。正如同委内瑞拉的经验,由一个先驱项目,最终形成了全国性的惠及数万人的音乐慈善体系。
“做这样的项目确实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孩子们需要的正是我们这样的投入,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捐赠仪式。” 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郭珊女士说。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2010-11/26/content_11611976.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周文婷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