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17日报道:今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原因非常复杂,事端由谁挑起也莫衷一是。半岛的事态严重影响了东北亚的安全形势,存在着擦枪走火因而进一步升级的现实危险;影响到了周边国家的关系,引起有关国家的深深忧虑;也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提出了挑战。
中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作为关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东道国,几个月来一再呼吁有关各国多做有利于降低半岛紧张局势和东北亚和平稳定的事情,最近又建议就半岛局势举行六方会谈团长紧急磋商。为此中国官员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胡锦涛主席还应约与奥巴马总统通了电话。但中方的建议至今没有得到相关方面的积极回应。
依笔者看,首先,有关各方需要做出共同努力,尽快把半岛当前的紧张局势降下来,为六方会谈的重启创造条件;然后,视情况恢复六方会谈,继续推进半岛无核化;再次,通过六方会谈创造出东北亚的安全机制,为地区的长治久安创造条件。这是半岛南北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也符合有关各国的共同利益。
从国际关系的大势来看,形势总是有起有伏,但缓和是基本状态,紧张则不是常态。即使在美苏冷战的年代,也只是在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那样的危机时刻局势形势才是真正紧张的。而实际上在冷战年代,美苏之间的对话一直不断。这种对话避免了双方之间可能产生的对形势和对对方意图的误判,使美苏之间终于没有发生热战。不但如此,双方还谈成了一系列条约,最重要的如《反导条约》和《削减战略武器的条约》(START I),使两国关系和国际形势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控。
当前半岛形势最大的危险在于擦枪走火和误判。其实南北双方的主流意见都是不要战争,但擦枪走火可能使紧张意外地升级,产生并非意料的结果;而误判则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如当前在韩国有一种说法,不如乘着此次危机一举解决半岛统一问题。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意见。半岛的统一必须在南北双方实现和解的基础上和平地实现,必须得到南北双方人民的拥护,必须有利于东北亚的稳定。一方试图把自己的意旨强加给另一方是行不通的,50多年前的朝鲜战争已经作出了结论。历史不能重演,教训必须记取。半岛的形势紧张一段时间后总归是要缓和下来的。对话才是出路,对抗没有出路。
在美国有一种看法,认为半岛核问题发展到现在的结果表明,六方会谈是无用的,美国对会谈已经失望,不能再为了会谈而会谈。这种看法失之片面。首先必须承认,半岛的核问题十分复杂,它有一个历史的发展,是美朝两国关系长期对抗的产物。其次,从2003年到2008年,六方会谈不是没有成果。2004年9月19日有关各方达成的《共同声明》就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此后,六方又就执行《共同声明》的两个阶段的举措达成共识。朝鲜开始了无核化的进程,尤其是在2006和2007 两年有一系列实际的进展,包括2008年6月宁边核设施冷却塔的炸毁。其他各方,尤其是美国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行动。后来在落实声明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情况也很复杂。但不能因为会谈出现曲折就予以全盘否定。再则,六方会谈反映了相关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回顾一下历史,十九世纪末,朝鲜半岛是各大国角逐的地方。而在六方会谈中,周边各国为了东北亚的安全共同努力,这本身就是时代变迁的反映。第四,六方会谈提供了一个各方对话的良好平台,加上过去两任韩国总统的“阳光政策”,使过去数年中半岛总体形势比较和缓。不能因为现在局势出现变化,就否定了六方会谈。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11月底在首尔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就表示,即便面临当前这种形势,六方会谈“依然有效”。这话是有道理的。实际上,要使东北亚安全形势得到改善,必须实现半岛的无核化。半岛和东北亚的核武器竞赛对该地区的任何国家都没有好处。而要实现无核化,除了对话和协商,除了六方会谈没有别的办法。中国从半岛和东北亚安全的目标出发,尽心竭力地劝和促谈,国际上抱公正态度的人士都对中国的立场表示肯定和赞许,美国方面也多次对中国表示感谢。
半岛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冷战还在继续的地方,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状态。在过去几年的六方会谈中,有关各国都对地区安全机制表示兴趣,但各国之间几乎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这个机制必须在半岛实现无核化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如果六方会谈导致了半岛的无核化,那就为地区安全机制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现在半岛局势尚未好转,有关国家的军事演习和射击演习还在进行,有的国家甚至还准备采取可能进一步恶化地区局势的举措,这真是十分危险的。这些国家要悬崖勒马,迅速回到对话而不是对抗的路上来。
英文原文请见:http://europe.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0-12/17/content_11716242.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是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 陶文钊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