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25日报道:自2008年以来,全国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增加了64% ,并且涉外知识产权案件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孔祥俊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说。
截止2010年11月份,全国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为39913件,而2008年仅为24406件,同比上升了64% ,2009年全国法院审理的相关案件的数量为30626件,孔祥俊本周一说。
在今年审理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著作侵权案件为23304件,同比上升了59.59%,专利侵权案件为5273件,同比上升了27.24%,商标案件为7617件,同比上升15.13%,涉案金额达到63.89亿元, 孔说。
同时,1057 件为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不包括涉台港澳案件),占审理总量的3% ,同比2009年上升了2.4%,他说。
孔介绍,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民法院知识产权的审判工作面临的新类型案件和疑难案件逐渐增多,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专利和商标的案件涉及对市场的争夺,牵涉的利益越来越大,法院的判决有时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方向,”他说。
除此,许多案件专业性强、技术复杂,专业技术问题的查明成为解决案件的关键所在,“例如,有的专利侵权案件涉及到生物、化工、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要求审判人员了解相应的技术背景。网络著作权案件也逐渐增多,技术性也越来越强,熟悉网络技术知识已成为对相关审判人员的基本要求。”他说。
孔说,人民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中涉外案件的比重逐渐加大。这些案件主要涉及跨国公司在专利、商标领域方面的争议,争议数额巨大、甚至涉及企业的生死存亡问题,国内外关注度很高,“涉外案件很多都涉及到国外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涉及企业的核心利益也越来越大,我们的审判标准倍受国外的关注,” 孔说。
“我们审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增多,并非简单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增多,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贸交往的程度进一步深入,国内企业也有自身发展的需求,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发展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他说。
“并且,这两年有个趋势,国内企业起诉国外企业的侵权案件有所增加,而且胜诉的情况也增多了,”孔说。
我们鼓励国内的企业创新,并非所有的山寨产品都存在侵权问题,他说,“一般的模仿没有问题,还是允许的,毕竟模仿可以促进进步,但被模仿的产品如果有注册商标权、专利权等相关权利,就不能模仿,这容易构成侵权,”他说。
他说,关于近年来网络盗版与侵权猖獗的问题,网络环境下渠道畅通,年轻人喜欢成本低、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网络侵权问题越发频繁,“法院会通过个案判例来归纳、总结,来进一步完善法律上的条款,界定相关的经营主体是否构成侵权,对于那些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卖假货的人,应该认定其构成侵权、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法院一直面临着对新问题、新情况的归纳和总结,不断在知识产权权利人、传播者以及社会公众之间寻求利益平衡。”
孔说,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与快速增长的知识产权司法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审判质量和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新出现的法律适用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及时解决,审判体制和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力量需要进一步强化。
孔表示,中国需要在知识产权审判方面进行国际合作。“首先,我们的很多规则都基于国际条约。其次,从司法层面来看,全球化带来贸易全球化,知识产权又和贸易息息相关,涉及国家的经贸利益。再次,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也会持续关注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环境的保护,这种法律环境是国外企业到华投资要优先考虑的。”他说。(中国日报记者 张琰 王京琼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