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18日评论版头条文章:2011年中国的GDP目标确定在8%,“十二五”期间的GDP则平均为7%。当人们从温家宝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知这一数字时,心里都会明白,曾经长期盘踞于中国人的头脑、挡住了中国人视野,甚至左右过中国舆论的“GDP崇拜”终于开始退潮了。
曾几何时,GDP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常见最响亮也是最时尚的词汇。它不仅见诸于各级政府的正式报告、文件、计划的书面文字里,而且几乎贯穿于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会议、会见、会谈、谈判、讲演之中。它就像一把标尺,衡量着某个地区、某个产业、某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同时又像一张考卷,检测着各级领导决策部门和一些地方领导人的业绩。当然,在这张考卷的后面则隐藏着诱人的升官图和晋级立功授奖的阶梯。在老百姓眼里,GDP也是一种闪闪发亮的光环。虽然不甚解其意,但因为它总是伴着平地而起的楼群和高速路的延伸、伴着喜气洋洋的招商引资庆典和一茬又一茬领导人的豪言壮语,所以也多多少少让老百姓对GDP有了一些好感和一些期待。
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中国公众渐渐发现,尽管GDP每年仍在以接近或超过两位数的增长,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的社会群体的生活却仍然感到紧张,有的甚至因为种种主客观条件造成了生活水平的下降。此时,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发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不同步,已经成为最大也是最明显的社会问题。这一社会问题的实质,就是怎样让公众享受国家改革与进步的成果,怎样使公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与这一矛盾突显的同时,另一个经济发展难题也日益显现:改变区域发展格局、造福亿万中西部城乡居民的宏伟战略,因为各地只关心自已的GDP,而使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国土空间的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种种战略规划,受到冷落抑制而无法强力推进。
由此可见,对GDP的偏执与盲目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这也就是“GDP崇拜”为什么会退潮的基本原因。具体说来。首先是因为它本身存在的不足与漏洞。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随着新的社会诉求和新的社会矛盾的增多与突显,它已经不再能综合全面地概括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更不能成为衡量社会进步、判断与区别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唯一标尺了。GDP不能反映财富分配状况,不能反映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增减状况,不能反映资源诮耗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反映环境保护在国民经济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等等。
中央政府所以要淡化GDP的动因十分明显,一是为了能更好地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二是为了能更扎实有效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为了能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与民生有关的诸多事业之中;四是为了全面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和恢复良好的自然生态;五是为了从根本上纠正片面错误庸俗的政绩观,也为打造亲民、务实、有为、高效的政府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可见,“GDP崇拜”的退潮,是大势所趋,是中国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迈入一个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管理从粗放式、概念式、单一式向精细化、人性化、系统化的一个重要转变。而从国家的职能角度看,这种“退潮”则是使政府更为贴进公众生活实际、加强执政能力与提高执政水平的一次根本性的观念更新、制度更新!与此同时,为中国老百姓多年来深恶痛绝,而又被某些政府公务员所津津乐道的错误的“政绩观”,也一定会随着淡化GDP的进程被摒弃的踪迹全无。
今天,一种以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来衡量经济社会进步的舆论,正在形成。某些大中城市已经打算对此是否可行开始加以尝试。对此,笔者暂时只能表示谨慎的乐观。乐观,是因为“幸福指数”至少比GDP更贴进公众的生活,更具人性化。谨慎,是因为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难加以量化。而非量化的标准则具有更多的软性成份,容易掺入个人的体验与感受,而这已超越了经济统计学的范畴。怎样更科学地勾勒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轨迹,依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当然,与任何一种社会现像一样,“GDP崇拜”的退潮只是说明中国人在认识国情与社会发展规律上的进步。正是这种进步和探索精神使中国充滿朝气,日新月异。过去是这样,今天是这样,未来仍是如此。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1-03/18/content_12190284.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 秦晓鹰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