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6日报道:与关心汶川地震幸存者的大多数人不同,在过去的近三年时间里,马福洋一直在“照料”地震中丧生的人。
从2008年6月到去年9月,这位67岁的农民一直担任5·12汶川地震罹难人员公墓,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集体坟场的守墓人。地震发生后,解放军为掩埋遗体,将山腰上的半公顷玉米地改造成了集体坟场。当时,为了防止爆发大规模疫病,总共需要掩埋6000多具遗体,这个数字占到了震前汶川县映秀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由于需要掩埋那次8级强震中9%的遇难者遗体,而时间又非常有限,人们无法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处理。于是,人们用挖掘机挖出条条沟壑,将身份未得到确认的遇难者遗体装进遗体袋,按照这些遗体被发现的地点安放在集体坟场中,然后用石灰和黄土将他们掩埋。
在这些被掩埋的遇难者遗体中,有马福洋12岁的孙女马红叶(音)。映秀小学在地震中因房屋倒塌而遇难的学生有300多名,马红叶就是其中之一。
马福洋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说,当时他在茂县给一家家庭装修公司做厨师。地震发生后,由于道路被毁,他花了12天时间才从茂县回到余子溪村。
因为自己的孙女在那里遇难,因此,2008年6月25日集体坟场作为地震罹难人员公墓开放时,马福洋自愿到那里工作,担任公墓的守墓人。
71岁的胡建国曾和马福祥一样,也是汶川地震罹难人员公墓的守墓人。
马福洋说,第一年他和胡建国经常听到遇难者家属前来悼念时悲痛的哭声。
他回忆道,“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小学生跪在一个土丘前,他们认为自己的老师埋在那里。这些学生留着眼泪,唱着老师生前最喜欢的歌。”
“一名男子的亲人在映秀的一处施工现场遇难了。这名男子从福建赶来,在公墓哭了三天,让我也觉得好伤心。”
但最让他感到难过的,是来自浙江的两对夫妇。他们两家的孩子毕业后来到四川映秀的发电厂工作。在映秀,这两个孩子结了婚,之后却都被那场撼天动地的地震夺去了生命。每年4月4日至6日的清明节假期,四位老人都会来到汶川地震罹难人员公墓“看望”两个孩子,怀念他们在世时的样子,给他们扫墓、烧纸钱。
“甚至在他们还没走到公墓的时候,你就能听到他们的哭声了。”马福祥回忆道。
“那位母亲实在太悲痛了,她摔倒在地上,大哭着,手用力地挖着黄土,指甲都弯了。”
马福洋和胡建国试着安慰两对夫妇,但无济于事。
“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安慰死者的家人,但我不是心理医生,我只是个乡下人,我所能做的只是简单地说一句,别难过了,节哀吧。”
马福祥回忆道,对于那些整天整日在公墓哀悼亲人的人们,每天公墓闭门时间到的时候,马福洋要劝他们回家,也只能说这些。
除了震区灾民得到安置前国家拨付给他们每人每月550元的生活补助外,马福洋和胡建国因为每天在公墓朝八晚六的工作,每月还能从国家那里多得到550元的补贴。
他们两人都于去年九月退了休。
如今,马福洋和其他五名亲人住在山坡上建起的一座小棚子里,走10分钟就可以到公墓。他说,“这些日子以来,很少有人哭的那么伤心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们也不再那么悲伤了。”
政府为马福洋家以及其他各家各户在镇上的震区建起了90平米的新居,新居建筑费用中的大部分(约5万元)由政府支付,余下1万元由各家在搬进新居前自己支付。
马福洋指着镇上的新房子说,“目前我们没有那么多钱,所以还没拿到钥匙。”
但马福洋对此没有怨言。有了政府给予的每人每月550元的补贴,现在,他们家相当于每个月有3300元的“收入”,应该能为搬入新居攒足所需要的钱。
搬入新居后,马福洋和胡建国就不能得到政府每月给予的550元的补贴了,但是他们可以享受镇上的社保福利。
马福洋说,过去一年中,每当去镇上买菜路过公墓时,他还是会进去走走。他说,“我并不是怀念我的工作,只是在公墓工作久了,对公墓有种特殊的情结。”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1-04/06/content_1227660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黄志凌 外籍编辑 Erik Nilsson 编译 赵欣莹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