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23日报道: 为庆贺清华大学百年诞辰,英美一流学府校长日前齐聚北京,参加4月22日至24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
英国牛津大学校长汉密尔顿在此期间透露,清华大学与牛津大学周五签署了一份校级框架合作协议,将进一步加强两所顶级高校的学术与人员交流。
根据这份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科研合作项目、进行教师和学生的交换、交流学术资料和出版物、共同组织研讨会,和其他经双方同意的方式来增强两校之间的联系。协议的有效期为五年。
位于英国的牛津大学建校于1167年,目前已有840多年历史,是英国和美国等英语国家所有大学的源头所在,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据校方资料显示,牛津大学先后培育出26位英国首相,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至少30位国际领袖。
牛津大学在增强中英两国的社会、文化、人员交流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汉密尔顿提到,近年来,牛津开设的Advanced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为至少3000名来自中国的政府高级官员提供了短期培训。
现年59岁的汉密尔顿于2009年10月起担任牛津大学校长。此前,他曾在耶鲁大学做过4年教务长,早年还曾受聘于匹兹堡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的化学系任职。
他在22日被北京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授予了名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促进两校交流与合作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在学位授予典礼上,汉密尔顿还做了名为“走出去:国际顶尖大学在全球化中的裨益”的主题演讲,分享了牛津作为世界顶尖大学的国际化办学经验。
他提到,在牛津大学诞生的许多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都是由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共同努力所取得的,而科研、教职人员和学生在不同大学之间的流动有助于产生伟大的观念并孕育出学术成就。
但他同时也提到,高校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更应该专注于高等教育的本质,即生产知识、教育学生和为社会谋取更多的福利,而不是一味追求全新或不同。他提到最近许多知名的西方大学纷纷在海外设立分校或合作办学,而牛津大学却并无这样的打算,因过度分散的师资配备和学生管理会削弱教育的质量。
“中国的大学目前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他说。以清华大学为例,近几年吸引了许多优秀的海外人才回国效力,比如现任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的钱颖一和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的施一公。
据汉密尔顿介绍,中国对牛津大学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目前,该校有大约750名中国学生,约占牛津2万学生总数的4%,是继英国和美国之外的第三大生源国。
虽然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但汉密尔顿表示牛津将不会限制中国学生的录取名额,只要学生足够优秀,能够通过牛津大学的一系列入学标准。
同时,他还提到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学生去牛津学习,牛津大学与中国内地和香港的高校开展了诸多合作项目,包括一项“利丰奖学金”项目,用来资助更多的中国学生赴牛津求学。
汉密尔顿在京期间还将出席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活动,包括全球大学校长峰会。在校长峰会上,各大洲的世界著名高校校长将齐聚一堂,分享大学管理经验,畅享不同的教育理念,共议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叙大学未来发展之道。
最后,汉密尔顿为清华大学的百年诞辰献上了自己诚挚的祝福。
英文原文请见:http://europe.chinadaily.com.cn/china/2011-04/23/content_12381165.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谭宗洋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