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5月6日苏丹瓦乌报道:2007年初,当32岁的山东汉子王瑞作为中国第二批赴苏丹瓦乌维和部队的一名队员抵达这一南苏丹南部重镇,他听到了一个恐怖的故事。
王瑞的前辈,在这里第一批中国维和部队工兵分队队长安培青告诉他,队里275名官兵在苏丹的八个月里虐病感染率达到70%。
这对于初来乍到的王瑞来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警告,也成为了他对苏丹的第一印象。然而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和王瑞谈话仅仅几个钟头后,安培青自己便倒下了。
王瑞说他至今仍然记得安培青之后在做汇报时,每每讲到这一段时流下的眼泪。“他哭得很伤心啊!很懊悔,说自己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兵,”王瑞说道。
四年之后的今天,36岁的王瑞中校接过了安培青肩上的职责,成为了中国第八批赴苏丹瓦乌维和部队的工兵分队队长。
除了王瑞带领的275名工兵外,在瓦乌驻扎的中国维和部队还包括一支由60人组成的医疗队和100人组成的运输队。从今年三月底起,他们便作为联合国驻苏丹特派团(联苏团)的一部分,以瓦乌为基地执行8个月的维和任务。
联苏团始建于2005年3月。当时为帮助苏丹北南双方落实《全面和平协议》,恢复当地正常秩序,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590号决议,授权在苏丹南部部署一支维和部队。应联合国要求,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济南军区组建了中国首批赴苏丹维和部队,每批任期8个月。这是济南军区首次组队执行维和任务,也是我国首次向苏丹派遣维和部队。
除了来自中国的部队,总人数达一万人左右的联苏团中还包括了来自肯尼亚、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等国的部队。而除瓦乌外,济南军区还向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的尼亚拉派遣了另外一支队伍,使中国驻苏丹的维和部队总人数达到了750人左右。
虽然其中大部分官兵都是第一次执行海外维和任务,但也有一部分像王瑞一样的官兵是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赴苏丹执行维和任务。
同四年前相比,王瑞坦承维和部队的生活条件已经好了很多,疟疾的威胁已经不存在了。继第一批维和工兵分队疟疾高感染率后,第二批工兵分队又有30%的战士染疾。而从第五批维和部队开始,便再也没有工兵患病。
王瑞将这一进步归功于条件的改善。现在的中国维和部队的官兵们住在瓦乌机场附近“UN城”里安装了空调、整洁的活动板房营房里。供水供电均比较稳定。
而当安培青带领的第一批维和工兵连到达瓦乌时,这里完全是另一幅光景。没有平整的公路和整洁的营房,当时这里只不过是大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在每天四十度左右的高温中有时还要忍受沙尘暴的侵袭。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安培青和全连的其他士兵在行军帐篷里住了8个月,期间他们还要忍受毒蜘蛛、蝎子等动物的骚扰。最危险的莫过与蚊子了,在疟疾猖獗的南苏丹,蚊子是病毒主要载体。
当王瑞随着第二批维和部队的工兵连到达瓦乌时,他们已经可以住进搭建好的活动板房了。条件改善了,而任务仍然很艰难。
作为工兵,王瑞的部队主要承担着任务区内修桥、筑路、搭建营房等任务。他们修筑了瓦乌几乎所有主要的公路。遇上下雨天,他们还要开着压路机把瓦乌机场唯一的土跑道压平整,不然整个机场就没法用。
而这些对于王瑞的队伍来说都算不上什么,真正最艰苦和危险的一次任务是在2007年,工兵分队接到命令赴距瓦乌256公里的一个叫伦拜客的小城给当地的肯尼亚部队搭设活动板房。
饱受战火摧残半个多世纪的苏丹南部境内迄今为止都只有68公里的水泥路,而且都在首府朱巴。连接各个地区的公路都是欠维护的土路,即使是在平常天气好的时候都颠簸不平。
而王瑞的队里40名战士去执行任务那一天是“大风暴雨”的一天,路况条件极差。除此之外,更为危险的是地雷的威胁。
虽然没有可靠的统计数据,但据当地人称苏丹内战后可能仍然有超过一百万颗地雷被遗留在了南苏丹的领土内。
那天,王瑞和其他40名战士早上六点就从营地出发。“我们要一直跟着前面对方派来的向导车,他们怎么拐我们就得怎么拐,一点都不敢开错,因为有可能碰到地雷,”他回忆道。在大雨中,王瑞的部队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是晚上七点。256公里的路足足开了13个钟头!
辛苦背后,中国工兵的工作早已得到联合国和其他国家维和部队的认可。整个任务区内、UN城里绝大多数营房,瓦乌机场停放飞机的超大型帐篷,都是由中国工兵搭建。
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联合国驻南苏丹人道主义协调员丽斯·格兰德(Lise Grande)对中国工兵的工作大加赞赏,称赞他们为当地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当地时间4月6日,联苏团第二战区司令艾迪昂克准将,视察了刚刚部署到位的中国第八批赴苏丹瓦乌维和部队。他赞扬中国维和部队是一支了不起的部队,在第二战区维和行动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支总数达435人的维和部队中,还有8名女战士在医疗队服役。37岁的毛迎春是医疗队护士,和王瑞一样,这也已经是她第二次到瓦乌执行维和任务了。
这位来自湖北宜昌的上尉1997年从军校毕业,之前曾随第六批维和部队于2009年10月起的八个月在这里执行任务。
在毛迎春眼中,在苏丹的任务是在“填补父亲的遗憾”。作为和平年代的军人,毛迎春的父亲直到退役都没有参加过什么重大的任务。
在瓦乌期间,毛迎春说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工作是在2009年圣诞前夜救治一位患急性阑尾穿孔的联合国俄罗斯籍飞行员。
“当他平安夜当晚被送到医院的时候,情况已经很紧急了,”毛迎春回忆道。其实阑尾穿孔在国内算不上特别大的手术,但是在缺医少药、医疗器械严重不足的南苏丹却是很严重的病症。
毛迎春说当时医疗队是“倾力”救治这位飞行员。在术后的两天,医疗队的护士们甚至对他实施了连续两天的24小时全天看护。
和维和官兵的其他营房一样,医疗队也坐落在UN城里的一排简易活动板房内。现今中国维和部队医院的在当地早已名声在外,据毛迎春介绍,该医院除了医治联合国人员外,经战区有关部门批准,还经常救治专程慕名而来的当地百姓。
工作之外,毛迎春也坦言她们在苏丹的生活也异常枯燥。在营地内一小块菜地里种菜成了她口中“最大的娱乐”。
作为军人,维和医疗队每天的作息都是早上6点半起床早操,8点开始上班到下午5点半,晚上10点就寝。每周工作五天,周末的时候除了种菜,就只能做做手工刺绣,或者是和同事打打乒乓球。
生活虽然简单无聊,但她对自己在苏丹这两次执行任务的经历却是无怨无悔。 “如果需要,我还会来。”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5/06/content_12454865.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张海洲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