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5月24日评论版头条发表评论《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全文如下: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
总体来看,引起本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既有需求因素也有供给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因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着重分析引起本轮通胀的四大因素。
经济持续高增长是形成当前通胀压力上升的内生因素
我们根据过去30年我国经济增长与物价总水平数据所进行的计量分析表明;在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当经济增速为7.8%左右时,物价总水平约为0;当经济增速为9%时,物价总水平约为3%;当经济增速加快约0.4个百分点,物价总水平则会上升1个百分点。这一经验分析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与物价总水平之间存在很强的对应关系,过快的经济增长一般来说都会形成更大的通胀压力。从周期角度分析,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尽管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但经济增长率在一揽子刺激计划下迅速回升,“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1.2%。如果以我们估算的9.4%的潜在增长率来衡量,那么过去五年我国经济一直在潜在增长率之上运行,这无疑积累了巨大的通胀压力。当前我国物价上涨,恰恰就与经济增速较快有很大关系。
流动性过于充裕是形成当前通胀压力上升的货币因素
我国过于充裕的流动性是两方面原因所致。一方面,为应对危机,过去两年我国货币投放较多,导致经济体中的流动性过于充裕。由于银行信贷已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我们采用包括银行信贷、表外业务、直接融资以及民间信贷的社会融资总量概念来衡量全社会的流动性,据此估算出2009年与2010年的社会融资总量分别达到15.1万亿元和14.6万亿元。目前,如此巨大的社会融资总量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仍然在逐步释放过程中,不会因为宏观调控措施而骤然消失。另一方面,全球流动性过剩,使得大量外资或热钱流入我国,加上国内贸易顺差,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形成更大规模的流动性。由于我国汇率弹性不足,基础货币投放中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如果对冲操作不及时或不完全,全球流动性就很容易转化为国内市场上的流动性。2001年1月到2007年12月,我国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重从39.3%上升到113.4%。截止到今年3月,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已达23.7万亿元。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有时就与当期外汇占款增加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过于充裕的流动性必然会对物价产生巨大影响。
输入性通胀持续增强是形成当前国内通胀压力上升的外部因素
输入性通胀最主要的表现是进口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目前,我国大宗商品进口,特别是在能源和一些基础性原材料方面对外依存度很高,石油、铜、铁矿石等都超过了50%。粮食总体的进口依存度不高,但个别品种却非常高,如大豆,2010年进口预计占我国新增供应量的78%。去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连续上涨,今年一季度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金属矿价格累计分别比去年末上涨了18.8%、13.6%和5.2%,4月上旬布伦特和西德克萨斯原油期货价格每桶分别突破120美元和110美元,2010年下半年以来到今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连续八个月上升,并达到1990年1月该项指数开始公布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受美元大幅贬值、全球需求恢复、流动性充裕、西亚北非动荡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还可能继续上涨。输入性通胀的传导渠道是: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首先造成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其次造成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最终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2%,3月份上涨10.5%,环比上涨1.0%;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1%,3月份上涨7.3%,环比上涨0.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输入性通胀有增强的态势。
国内城镇化进程与要素价格改革是当前通胀压力上升的中长期因素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各类要素成本出现上升趋势,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就我国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来看,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资源能源价格以及资金价格都处在逐步上升的通道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上述发展规律的一种反映。比如,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增幅的逐步下降与劳动力供应的结构性短缺,劳动力价格将逐步攀升;城镇化的推进导致土地更加稀缺,推动土地价格上涨;人口老龄化来临使得中国的储蓄供应逐步减少,这会推动资金成本上升;中国的快速发展加剧了资源能源供应的紧张,原先压低的资源能源价格将会逐步走高。从2009年以来各地不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全国约一半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涨幅超过20%;资源能源价格上涨在近期也较为明显。加之,流通环节问题也致供给成本增加,这在农产品价格构成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以蔬菜为例,目前我国蔬菜的流通成本已占到最终菜价的2/3。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国内物流总成本占到了GDP的20%左右,而发达国家仅为10%左右。流通费用居高不下说明,我国市场流通秩序不规范,也是影响我国物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
鉴于通货膨胀形势的变化,我国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当前治理通货膨胀,除了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市场监管外,还需深刻认识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着重以下三个方面,从中长期发展战略上化解通胀压力。
首先,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缓解物价上涨的总需求压力
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国内需求旺盛,必然要促使价格上升,形成通胀压力,这是基本经济规律。从近期数据看,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在2009年跌入谷底,到2010年下半年企稳回升并加速上行,整个经济进入重拾快速增长态势。事实上,去年4季度以来物价的较快上涨,与同期GDP环比增速超过10%有关。今年两会期间,我国主动将2011年GDP增速调整为8%,并将整个“十二五”期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调整到7%,就是考虑到了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的相关性,在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同时减轻通胀压力。但要注意到,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年,加之地方政府换届,各地发展热情较高,投资动力较强,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投资攀升,加大通胀压力。对此,我们应当加以重视,着力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力争将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实现宏观经济“软着陆”创造条件。
第二,加强流动性管理,减弱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
近年来,导致国内流动性充裕有“主动”与“被动”两方面原因。从“主动”方面看,为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目前仍有许多在建大项目,需要继续获得信贷支持,这部分信贷规模极难压缩。从“被动”方面看,近年来我国外汇持续流入,直接或间接地引致基础货币增长,应该说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因此,当前有效管理流动性,一方面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住信贷总量这个“闸门”,同时考虑到社会融资总量要远大于银行信贷总量这个实际,应更加注重利率等价格工具的运用,着力引导社会融资流向,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和增加有效产出,消化和吸纳过多的货币;另一方面要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为目标,在扩大对外投资的同时,重视进口,并及时进行对冲操作,以减缓外汇流入引起的通胀压力。还有,要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通过渐进升值,有效减缓输入型通胀压力。
第三,加快结构调整,化解中长期成本推动压力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价格较低,在较长时间保持了低成本竞争优势。从目前资源环境约束条件看,今后我国要想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需要深入推进要素价格改革,加快转变原来主要依靠廉价要素资源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尽快建立要素资源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机制。但考虑到要素成本上升是长期趋势,当前对此形成的通胀压力不应进行过度压制,否则可能会使要素价格发生扭曲,难以发挥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从而达不到结构调整的预期效果。因此,要从根本上抑制物价上涨,需要正确处理好抑通胀与保增长、调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有效体现资源稀缺程度以及转变发展方式要求的要素成本上升只能因势利导,充分依靠和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对企业形成进行产品、市场、管理等创新的“倒逼机制”,才能真正从战略上推动调整结构,通过提高经济效率来改善供给,逐步化解成本上升的压力。而且,从中长期看,让企业面临真实的成本压力,恰恰会抑制过度的投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经济过热,有助于真正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1-05/24/content_12565519.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 张晓晶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