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6月15日言论版文章:在展望经济前景时,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在未来几年将会如何发展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是如此。中国竞争力日强的制造企业应当继续加足马力,扩大出口,获得更大的世界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内经济也应当继续快速增长,进而扩大进口量。考虑到经常账户盈余的现状,如何消除进出口的差距还不能确定。进出口平衡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能在经济结构重调中取得多大成果。
中国的出口一直在持续增长。日益增多的制造行业,包括很多的机器和设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得益于技术赶超、价值链转移以及经济规模化等。当然还有中国在人力成本和商业环境方面的传统优势。在这些优势中,制造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仍然具有基础地位。正因如此,使得中国可以在工资上涨的背景下控制单位劳动成本。
有人认为,由于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中国已经丧失了竞争优势。但这个推断并不正确。原材料商品价格上涨不仅存在于中国,而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今天,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速度和美国从发达国家进口商品价格上涨速度一样。但是,美国从新兴国家和发展国家进口的工业品的价格上涨速度更快。因此,从价格方面衡量,中国的竞争优势比过去增长放慢了。
中国的出口仍然强劲增长,超过世界水平,中国出口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从2007年的7.4%增加到2010年9.6%。在今年前四个月,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除了显而易见的出口优势,中国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也在持续增加,原因在于加工行业深化供应链以及常规出口商品(非加工)附加值的增加。中国含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量甚至比媒体上报道的还要多。在世界的一些地区,如此强劲的出口会引起经济有时甚至是政治上的摩擦。
中国对外贸易的真相的另一面是:从2007年起,中国的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于出口速度,中国的进口量随着国内需求的增长而出现井喷式的增长。因此,中国的进口速度远快于出口速度。扣除物价因素,2010年的进口量比2007年提高34%,而出口量只增加了24%。也正因如此,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在2007年占GDP的10.1%,而到了2010年只占5.1%。中国的进出口变化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再次平衡,因为中国的进口量远远大于世界其他地区。在今年前四个月,进口量虽然有所减缓,但仍然保持稳步的速率。
近年来,中国进出口交换比率发生了较大的转移,主要由于初级商品价格的波动。但就平均而言,中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从2007年到2010年仅仅下跌了4%,对于经常账户的影响有限。
在中国低于两位数的缓慢经济增速下,预计进出口量都会增长,而进出口交换比率也会进一步下降。总得来说,2011年的经常账户盈余在GDP中的比重会继续下降,大概到3.5-4%.
当然,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了经常账户盈余的减少。金融危机挫伤了全球的需求,导致中国政府实施大规模、有效的刺激政策。刺激政策起到了促进国内需求的作用。
展望未来,中国的出口应当继续强劲增长,赢得全球市场份额。同样,进口也应当在中国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快速增长。但是,考虑到经常账户盈余,我们无法判断中国进出口差距如何得以消除。
如果中国的国内需求仍然比其地区增长强劲,中国的服务业和消费领域得到产业调整的重视,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就可以得到控制。这样的调整想要取得成果,很多领域的政策都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包括工业投入的代价、公共财政、私企和服务行业的政策以及汇率政策。如果不对以上政策进行调整,就会重蹈2008年之前的覆辙,出口有可能开始再次超过进口,尤其是在世界经济运转良好,对中国出口需求大的情况下。
尽管经常账户盈余已经下降,但近期各行业的投资模式表明,结构调整尚未得到保证,。在2008年之前,投资主要集中在大量出口的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刺激政策施行期间,这样的投资模式似乎有所转变,更多的投资主要集中满足国内需求的领域。但是从2010年开始,投资模式再次回到从前,与危机前的模式相似。
政策的倾向非常重要,但难以预测。近些年来,看不到以结构调整为主导的系列改革。“十二五”规划将结构调整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但还有其他的目标,诸如产业升级和价值链提升。“十二五”规划意味着政府应当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力量。但是,在大多数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角色主要是提供一个可能的框架,而产业升级的大部分工作应当交给企业和市场。实际上,中国的产业升级已经开始了。
如果上述的政策在未来几年更多的是关注产业升级而非结构调整和平衡,我们将会看到对于工业和投资的高度重视,而非服务业和消费领域。如果真是这样,将会导致经常账户再次出现盈余。另一方面,考虑到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专门针对经常账户盈余的调整政策应当继续受到限制。因此,未来对于这两项政策目标的相对重视,将会决定经常账户的发展趋势。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bizchina/2011-06/15/content_1270422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为世界银行驻京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 Louis Kuijs 编译 刘江波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