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6月29日报道:王镇山看上去就像矗立在晴朗天空和维吾尔新疆自治区戈壁滩之间的一座雕塑。这个41岁的男人皮肤黝黑,站在一个巨大的马棚前。
马棚里居住着一群普氏野马,是一种濒临灭绝的野马,1878年由一位俄罗斯上校发现,野马也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普氏野马的数量甚至比大熊猫还少一点点。王镇山是野马繁殖技术员,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野马繁殖中心工作。
在距离野马群约15米的地方有一匹种马、六匹母马和两匹小马驹,王镇山正记录它们每天的情况包括吃草、饮水和睡眠。每次需要观察半小时。
“这群普氏野马十分敏捷,反应很快。它们天生对入侵者怀有敌意,不太喜欢和人亲近。所以我要站远一点,让它们看不到我。它们聪明,野性十足。”王镇山说道。他已经在这所于1986年成立的研究中心工作近二十年。
王镇山用“辛苦式的孤独”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工作量并不是那么多,但最难的就是和孤独抗争。”他说道。
王镇山1991年高考落榜后就来到中心工作,这里距离他在吉木萨尔的家有60公里。
“别人告诉我,我在中心的工作是和纸笔打交道(记录马匹的日常情况),一个月挣79块钱,所以我很开心地答应了。”他回忆道。
“但我到了之后才发现完全不一样。没有电,没有电话,没有电视,附近也没有商店。”他说道。
在那里只有坐落在戈壁滩上的巨大马棚和一排小土房,土房里住着他和其他六位男同事。
“能和我妻子结婚,我一直觉得很幸运。她是我同学,在我做这份工作之前就认识我。否则,我一直过着这样的原始生活,和外界毫无联系,现在肯定还打光棍呢。”他开玩笑说道。
王镇山在中心的主要工作是记录马匹情况和饲养马匹。一天必须喂四次,最后一次在半夜喂。中心里现在有93匹普氏野马。一匹马需要吃12公斤的草,夏天的时候要补充西瓜和盐,冬天时候吃胡萝卜和玉米。
“俗话说的好,‘马不吃夜草不肥’,我认识一个人每天凌晨两点喂马。”王说道,“就像照顾小孩一样细心。”
和喂食相比,观察和记录野马需要更多耐心和经验。
除了养在中心里的马匹,还有85匹马在野外放养。它们自由地待在卡姆斯特——位于卡拉麦里有蹄类动物保护区里的一大片崎岖地带。那里已经成为野马的自由栖息地,距离中心约180公里。
王镇山的工作还包括每隔一段时间找到这些马匹,经常记录它们在栖息地的情况,比如它们喜欢吃什么草,健康情况和新出生马驹数量。
“我们中心早在2001年就首次成功地把野马送回大自然。从那以后我们就经常监测它们,防止它们丢失,或近亲繁殖。”王镇山说道。
但在巨大的戈壁滩寻找这些野马在最初并非易事。在开始的几年里,由于搜寻设备有限,王镇山和他的同事要花上两周的时间。
“一辆吉普车和一架望远镜,没有全球定位系统,没有手机。我们就在广袤的戈壁滩上漫无目的地寻找。”他说道。
经过两年的努力,他们找到关键所在——追踪马蹄印和观察马粪。
“动物的脚印都不一样。比如,在卡拉麦里有蹄类动物保护区,普氏野马的蹄印是心形,而家马的蹄印是不规则的,而且大,因为它们穿马蹄铁。野驴的蹄印是半椭圆形的。所以,只要跟着蹄印,找到普氏野马并不难。”王镇山说道。
在得出普氏野马的路线后,他通过观察马粪来预测自己和马群的距离。
“今年夏天最高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如果马粪只是表面干燥,马群一定是当天一大早就沿这条路走了。如果马粪完全干燥而且很轻,那么马群肯定是一周之前经过马粪所在地。”王镇山说。
“现在我通过马粪上的裂痕可以很容易找到野马群。”他夸口道。
该中心在帮助野马繁殖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在早些年,该中心从英国和德国进口18匹普氏野马。现在中心里的野马已经超过300匹。
“普氏野马在中国的存活率是98%,而在国外是25%左右。”王镇山骄傲地对《中国日报》记者说道。
“这是因为普氏野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解释道。
为了保证较高的存活率以及防止近亲繁殖,他和同事为每匹普氏野马取名并建立了DNA档案。
“近亲繁殖会使得这些野马生病和退化,所以中心就像婚介所一样,根据每匹种马的家谱为其选择母马。”王镇山说道。
和在乌鲁木齐的喧嚣生活相比,他说自己更喜欢留在戈壁滩。
“我喜欢在戈壁滩这里和马儿一起过着安静的生活。这让我内心平静。”他说道,并表示自己最开心的一刻就是看到普氏野马回到野外。
“其实,当我们送它们回栖息地,只能在它们奔跑之后看到一堆飞尘。但我可以想象它们在家乡的安逸生活。”王镇山说道。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1-06/29/content_12797482.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邵伟 翻译 许琳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