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14日见报社论文章: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9.7%,下降到第二季度的9.5%,而最近的数字更是达到了自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当时,世界经济刚刚开始从7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复苏。
然而,尽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升级,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中国经济还是表现出了超出预期的弹性。
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应急于刹车,并且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数据表明,中国经济不可能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出现硬着陆,因此,宣称中国经济出现可能严重衰退是毫无意义的。
对中国的决策者来说,当务之急是继续坚持紧缩政策,以对抗不断加速的通货膨胀。如今,解决通胀问题刻不容缓。
今年上半年经济同比9.6%的增长率表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在迅速的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继续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也表明中国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仍有空间收紧政策。
今年6月通胀达到三年以来的最高点,为6.4%。而今年以来,央行三次提高利率,并将国内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到21.5%的历史新高。
为缓解公众对不断增长的通胀率的担忧,决策者已经表明了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抑制物价上涨的决心。
媒体广泛报道称,如果物价不再震荡,在未来几个月中中国的通胀率如果没有达到顶峰,便将趋于稳定。
今年的夏粮丰收以及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暂时回落也有助于中国抑制通胀。
然而,考虑到原材料和劳动力长期的上涨,如果认为目前不断上涨的物价会迅速回落,就显得过于乐观了。
举例来说,今年6月猪肉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57.1%,其原因并非猪肉供应紧张,而主要是劳动力以及猪饲料成本的不断增长。最新数据显示,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20.4%。
由于大量“热钱”流入中国,截至 6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较去年同期上涨30%多,达到32000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加重了通胀的压力。正是这个原因,中国的经济政策只能收紧,而不能有所放松。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1-07/14/content_12898729.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社论 编译 赵欣莹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