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19日报道:很多人都期望闲置的家用物品可以发挥余热,这样的愿望使得转让二手货的在线网络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现在已经有850万人参与其中。
你将如何处置还有很长使用寿命的闲置物品呢?
A)把它们送给朋友; B)用于网上出售 ;C)把它们丢进垃圾桶
Hayley Robinson和她的丈夫是从英国移居到北京的移民,他们想把自己家用来给孩子洗尿布的洗衣干衣机转让出去,原因是他们现在选择给孩子使用一次性尿布。他们登陆了号召给予闲置物品更长久生命的Freecycle Beijing(自由循环在北京)网络社区,把它转让给陌生人。
“我们以前从 Freecycle中得到过闲置物品,所以我们认为把自己的不用的物品回馈给 Freecycle社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30岁的 Robinson在电子邮件中说。现在她正在带着她8个月大的宝宝在英国度假。
Freecycle Beijing(自由循环在北京)网站,从2006年底开始兴起,现在已经有了1000多名注册会员。雅虎网页中的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在网络上提供各种各样的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比如编织杂志、跑步机、母乳喂养专用枕头、 iPhone (苹果公司的智能型手机)、甚至一只喜欢被人抚爱头部的宠物兔。
由于Freecycle中的物品是双向流动的,网站上密布着“求转让”的帖子,其中大部分的是想要二手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一些会员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广泛地为中国的慈善机构募集物品。
“去年,我们为孤儿院募集到了数量众多的捐赠物品,以至于孤儿院方面要求我们停止继续带来物品,因为他们已经没有空间可以盛放这些物品了,”来自于美国的Malaz Asashhatap说,他已经从 Freecycle Beijing的用户中为孩子们募集到了衣服、书籍、蔬果、玩具、鞋子等。
Freecycle Network(自由循环网站) 起源于美国。它于2003年5月在 亚利桑那州的Tuczon被创办。关于这一网站的起源,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35岁的年轻人,想要转让自己的床,却发现当地的旧货店不愿意接收,原因是担心床上可能有跳蚤。
“刚开始我有一些疑惑,但是后来我试图让我的朋友相信,应该会有人愿意去使用它,因为这真是一张很不错的床。”Deron Beal,这一非盈利组织的创始人在邮件中说道,“直到我意识到除了去借一辆卡车把床拖到垃圾场以外别无选择时,我才察觉这个世界中有些事情是存在问题的。”
所以,Beal开始着手制作一个有30到40个好友的网站,并且开始发布转让床的消息。这一网站现在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城市拥有了850万用户,经营近5000个在线社区,包括一些中国的城市,比如北京和香港。
Freecycle称其用户每天将900吨物品从垃圾场中解救出来,并且2010年通过网站交换的物品,如果将它们装在垃圾车里,其高度是喜马拉雅山的13倍多。再次利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忽视“3R”中的一“R”的现象,回收利用过程中的“3R”是指节能、再循环、再利用(Reduce, Reuse and Recycle)。Beal说,98%的废物都来源于制造过程,这就意味着:即使我们所有的消费者回收了100%的物品并且没有丝毫浪费,这98%的浪费却仍然存在,并没有改观。“因此,当你交换出一个旧沙发时,你不仅仅减少了垃圾场中45.5千克的重量,你同时还节约了用于制造新沙发的1吨来自自然界的原材料。”他说,“如果我们消费者开始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思考,生产者也将逐渐开始节约原材料,我们将会起到积极的改变作用。”
据达尔文研究所的环境研究报告显示:北京拥有20万人口,每天产生18,000吨垃圾。达尔文研究所是北京的一个回收显示器的非政府机构。关于显示器的循环利用,只有四分之一的被回收,其余的都在垃圾场结束了生命。夫妻廖宏斌和钟杰是另外两个帮助闲置物品逃离死于垃圾场厄运的人士。他们在五道营胡同经营一家叫“改变”的商店,在这里人们可以交易二手物品。
这个20平方米的商店,每一个角落都满满当当地塞满了大小物品,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圣诞老人的工作室,如果他只派送二手物品。
“送给父亲黑色的公文包是不错的选择吧?为母亲献上的几何印花围巾如何呢?”你几乎可以想象圣诞老人的思维过程。半透明的iPod(苹果公司的随身多媒体播放设备)是给大哥的理想礼物,小妹妹的最爱是闪闪发光的银耳环。噢,对了,电动榨汁机是正是祖父和祖母的必需品。”也有一些物品的未来归属是不确定的,比如,让人想起阿拉丁的魔灯的银质插座,产于90年代的卷发烘干机,或者一个以锚为造型的餐厅。
通过IT工程师培训的35岁吉林人廖宏斌却提醒人们不要过快地做出判断。“对于一个人是垃圾的物品对于另一个人可能就是宝藏。”他重复这句格言。
13个月以前,很少有人猜到一个用于旧物交换的店可以在中央商业区赚到与雷鬼酒吧一样多的钱。这个酒吧是这对夫妻之前的商业投资,其建筑去年已经被拆除了。“我们从客户支付的现金中赚钱”廖说,旧物交换店具有的一个巨大的吸引力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你下一步会发现什么。”“改变”几乎拥有所有小于微波炉的物品,除了衣服、鞋子、化妆品、杯子和眼镜、旧家用电器、食品和饮料以及价格难以确定的奢侈品。带走比他们带来的物品价格低的旧物的顾客将会被给予一张信用卡,用于下次光临该店,而其他的任何人都可以在店里用现金支付,就像其他的商店一样。
夫妻俩经营旧货交换商店并不是出于强烈的环保意识,而是因为他们需要摆脱他们旧酒吧的物品。现在,他们自己也正在使用越来越多的二手物品,并且廖宏斌也成为了一个欢迎被模仿的企业家。“许多提出创意商业理念的人都害怕被复制,”他说,“但是我们却说‘我们欢迎被复制’。每一个大院,每一个居委会都应该有一个旧物交换店。”
似乎是印证了他的先见之明,最近的一个明媚的周四下午,四个来自天津的大学生结伴走进廖宏斌的店,要求他传授经营旧物交换店的生意经。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metro/2011-07/19/content_12936521.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外籍记者 Tiffany Tan 编译 赵楠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