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27日报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发现了骑马的乐趣,而接踵而来的则是他们生活的质量提高了。
一个工作日的早晨,北京西南郊军星马场外的停车场几乎是满满当当。
韩小燕是文化部下属的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的一名老师。她赶到这片四公顷大绿树环绕的空地,就是为了来上一堂45分钟的马术课,一节课的收费是150元。
“如果工作不是很忙的话,我每周都会来。但我不会选在周末,那个时候人太多了,”韩女士说。
在看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群马奔驰的场面之后,她深受触动。2010年元旦,她来这上了第一节课。
“马儿和我们的汽车并驾齐驱的情景简直太梦幻了,”她说。“那一刻我就决定自己也要学骑马。这项运动挺好的,至少可以让我保持身体健康。”
韩女士说,她很快就入门了。她弹了很多年的钢琴,这教会她怎样放松神经,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而这些对于一个马术初学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韩女士还特别提到她的教练袁茂栋。她说,袁教练不仅教给她骑术,还告诉她一些生活的窍门。
记得有一次,无论她怎么使劲,她的马儿就是不动。这时候袁教练说:“尽可能让马儿信任你,然后自个儿想个办法。和过日子一样,这时候你得靠自己摆平。”
“骑马需要和马儿进行情感交流,这样才能相互信任,”韩女士说,“既然我已经在马背上,我就应该信任它。如果人和不会说话的马儿都能很好沟通的话,那么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样的问题不能通过语言化解呢?”
29岁的袁茂栋做教练已经11年了。2002年,他曾经赢过全国马术比赛的障碍赛冠军。他说骑马对一个人的心理大有裨益。
“有一点非常重要:人和马儿达成一致,”袁教练说。“多年练习以后,你和马儿就会拥有同一个节奏,彼此相互依存,心有灵犀。这种美妙的感觉难以言表。”
袁教练表示,练骑马能让人的脾气变好。如果马背上的人过于情绪化,马儿是能感觉到的,它也因此会被激怒,反过来对骑手来说就挺危险了。
韩女士和袁教练还都提到一点:练习马术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大力推荐孩子们参与其中。
“一个人的性格是小时候形成的,所以让孩子浸染马术的人文主义精神越早越好。”
军星马场的经理王强(音)告诉记者,每个周末来马场的三百来人当中,有三分之二的初学者都是家长和小孩,暑假时候这一比例还要更高。
非非和凡凡(音)是一对九岁的双胞胎女孩。2010年年初她们第一次到马场。
“我喜欢骑马,老呆在屋里太没劲了,”妹妹凡凡一边擦着头上的汗水一边说。
她们的父母说孩子老是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但是在郊外骑马却让她们得以呼吸新鲜空气,还给了他们勇气和成就感。
有些骑手还自己买马,军星马场的54匹马当中,有七匹已经卖给了个人。
军星马场为中联骑士联盟马术俱乐部所有。俱乐部经理赵春明说,一匹马的价格大概是20万,另外买主每个月还要另外支付2500到4000元不等的饲养费以及训练费用。
为了开支更少、灵活安排时间,一些人还是选择在其他地方养自己的马。
在思科公司工作的陈岗说道,三年前,他花了十万块买了一批混血马,现在养在朋友的私人会所里,一个月饲养费大概是1200到1500块。因为国内马术方面的中文书籍还不是很多,他还在国外网站买了一些教材。
大多数情况下,陈先生都是在朋友的马场骑马,但有时候他也会到野外兜风。
七月中旬,他第一次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越野耐力赛。今年的比赛共有135名选手参加。
能亲近大自然的愿望已经激发了很多人对参加越野耐力赛的兴趣。
秦悦是一位电视编剧。2010年她参加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一次越野耐力赛之后,随即买下了她的坐骑。
“那匹马驮着我跑了几十公里,就这么走人有点太不仗义了,”秦女士说。“朋友们都说这匹马不是什么优良品种,但既然它照顾了我,我也想带它回家照顾它。”
现在,秦女士把她的马养在一个农村的马厩里,一般一周去骑一两次。但她还另外在马术俱乐部报名参加了骑马课程。
“我还是需要正规上课,就像你得去驾校才能拿到驾照一样,”秦女士说。“尽管只是个兴趣爱好,我还是想玩得专业一点。”(中国日报记者 王恺昊 编辑 吕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