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31日报道:“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书籍,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8月21日下午,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在南京大学发表题为“书与我们的世界”的演讲,开篇就为读者设想了这样一个场景。
“玛雅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灿烂的玛雅文化创造了代表人类知识的一切:艺术、科学与哲学。他们确定了书写的数字体系,通过零和小数的使用使得复杂的运算成为可能。他们的一些古籍标记的年代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十万年。他们发展了天文学,在医学、建筑、城市规划方面的知识远远超过了同时代世界上其他民族。他们对于艺术的兴趣达到了顶峰,无论是在诗歌创作还是在绘画创作方面,或者浅浮雕、圆雕、花岗岩、大理石与斑岩雕刻。此外,他们还创造了象形文字书写体系,类似于古埃及人的文字。”
但是他们没有印刷术、没有书籍,勒克莱奇奥不无遗憾地补充道,“所以他们消亡了。”
“书是与人类文化相关的事物,不仅与他的思维方式而且与他双手的形状相关,”演讲者娓娓道来,“是一种工具,正如锤子、刀、灯、开水壶一样不可或缺,在精致程度上也丝毫不逊色于小提琴、长笛、打击乐器、毛笔和砚台。”
在勒克莱齐奥看来,书籍在人类历史演进上起的作用实在不可估量。正是通过印刷术的发明和书籍的普及,知识才从统治阶级的特权变成了人所共有的基本民权;由于知识不平等而带来的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从知识走向大众开始被逐步消除。
欧洲启蒙运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随着大众能够平等、广泛的接触知识,被“留在文盲状态中”的人越来越少,平等的观念也在传播知识的潜移默化中逐步深入人心。
而如果没有毕昇和古腾堡的“偶然”发明,我们今天的世界将会很难想象:“也许它会同鼎盛时期的埃及、玛雅文明一样,很难受到外界影响,不公正与不公平并存,严重失衡,无可救药。”
“没有印刷术,没有书籍,我们的文明,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将会完全不一样。”勒克莱奇奥设想着那样的场景:“大部分的民众屈服于某几个位高权重的教士,某一个太阳王,某一个暴君,某个武装的独裁者,或者某一个残暴的武士的控制。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出于有教养的僧侣控制之下,在那里,艺术、知识、技术慢慢得以发展,当然只是为少数人服务。在这样的一种体制之下,知识不是用来交流的,也不是用来谋求民众的进步,它主要是用来在掌握知识的人与大部分只识图画的人之间设立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建造宏伟的庙宇、富丽堂皇的宫殿,甚至像埃及那样建立金字塔那样令人称奇的目眩。人民大众就像奴隶一样建造着这些工程,甚至都不理解这一切的意义,这就是普洛普(Vladimir Propp)《民间故事分析》中定义的那样,这是一个“怪龙的社会”。”
“倘若没有这个充满智慧、愉悦和颠覆力的六面体,我们也许将再次看到幽灵般的神权政治与专制统治,可恶的怪龙——玛雅人也称之为云中蛇——将吞噬人类的心灵。”
但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出现了许多新媒体一样可以传播知识,他们会不会取代书籍呢?勒克莱齐奥并不这么想。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他依然认为“过时的”书籍是传播知识的理想手段:“经济、实用而且方便取得。更关键的是,它并不需要任何现代技术支持。”
而且,与以及时性、互动性和大容量著称的新媒体相比,书籍有着其独特的吸引力:“纯粹的书就是文字,不会受到音频、视频的干扰。它就像精美的食物一样,需要认真品位以解其深意。”他在接受《中国日报》记者专访时说,书籍与新媒体的快餐文化是不同的,它的深度和意境永远都是读书人的追求。
书的唯一缺点,勒克莱齐奥认为,是在有些地方仍然不够普及。比如在毛里求斯,他的“小祖国”,买一本书足以改变整个家庭一月的消费结构。而在非洲、亚洲以及其他大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里,书的价格居高不下。
作为一名作家,这让他感到困惑。“作家面对着一个矛盾:他认为自己是在为饿着肚子的人写作、呼喊,但是他发现事实上只有那些衣食无忧的人才会关注他。”他经常引用瑞典作家斯蒂格·达格曼的一句名言来说明这种困境。他提出过一系列补救措施: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出版、建立借书专用基金以及直接送书给那些需要它们而又无力负担的人。
他自己就亲身参与过许多这样的活动,他的太太在旁补充道。“他会亲自送书给需要的图书馆,有时候也通过出版商做这些事情。”
在计算机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勒克莱齐奥仍然坚持用铅笔和纸为读者讲故事。有这种习惯的并非仅此一人,但是勒克莱齐奥更进一步,尤其偏好粗糙一点的纸张与最普通的铅笔——事实上,他是在二战末期的法国海滨小城尼斯长大的,并在那里写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行文字——由于物资的极度匮乏,这些文字不得不用木匠的红蓝铅笔写在定量供应的书籍空白处。
不过对书籍的专注并没有让这位作家拒绝接受新事物。“我想因特网是一件很伟大的发明,”他告诉《中国日报》记者,“它可以促进了解、加速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为人与人、人与知识搭建新的桥梁。”
他认为,通过建构更加广泛的知识渠道,以及实现重要信息的全公开,新媒体可以进一步打破任何对于知识和信息的垄断。这甚至可以促进和平。“如果这种广泛的交流渠道早一些到来的话,一些历史上的荒诞悲剧,如希特勒在德国的上台可能都不会出现——他们的理论太荒诞了,以至于根本不可能在人人知情的社会中取得影响。”
不过,因特网也会带来新的危险,他补充道。“它有可能造成新的不平等,在能运用新媒体获得知识的人和没有这种条件的人之间造出新的鸿沟。”他希望因特网能够再普及一些,让每个人,至少每个孩子都触手可及,这样才能进一步消除不平等。
“书籍也不是永远都对呀。”针对网络信息可能失实的特点,他微笑着对中国日报记者说,“不过随着知识的传播,错的迟早会被正确的取代……所以我认为,不论书籍还是因特网,都会进一步普及知识。我相信它们是一定会进步的。”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8/31/content_13224456.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张周项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