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1月24日报道: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幢80年代的红砖楼里,一层不起眼的一扇小门里,穿着棉袄的居民们进进出出,很是忙碌。小门上挂了个绿色的牌子,写着“西城区姚家井社区服务站”。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甚至看起来有些寒酸,但是里面孕育了中国最先进的慢性病防治理念——家庭医生服务。
11月的北京,69岁的冯秋云老人正和朋友们分享她创作的一首小诗和一个口诀。里面不仅讲了保健养生的重要性,甚至还有一套健身按摩操,专门针对中老年人。冯奶奶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她在社区站学到的知识。她说:“我2005年来的社区站,以前就特别想过来,听说这里大夫服务特别好,都是一对一的。好多我们同龄人以前都习惯吃药来维持健康,很少有人从生活的细节做起,也没有人告诉我们相关的知识。自从到了社区站以后,医生们告诉我们很多疾病预防控制的知识,给我们省了很多钱。现在我们少吃药,多吃健康餐,多运动,人也精神多了。”
社区防治的先进理念
姚家井社区服务站是1998年建立的,它也是全国最早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并针对社区居民健康作针对性指导。从建站开始,医生们就挨家挨户收集居民的健康信息,其管辖范围内的1万多居民如今都有了健康档案。不仅如此,社区医护人员还会定期对辖区里的慢性病病人随访。社区人手都有一个联系卡,只要需要,随时可以打医护人员的电话咨询健康问题,或寻求简单的医疗帮助。
服务站的曹讷大夫已经在站里工作10年了,年轻的她2000年从协和医学院毕业以后,就被分配到了这里。“刚来的时候确实挺失落的,以前特别想到大医院工作,一个人负责很多病人,每天巡房,感觉那才像是真正的医生。不过来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忽然发现这个工作很有成就感。和医院的医生不同,我们的工作是帮助居民保持稳定的健康状态,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发现很多居民去医院的次数少了。我觉得很自豪,我们改变了人们的健康观念,对于国家来说,在未来的10年甚至更远的将来会节约一大笔资源。”
对于很多从前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医疗服务的居民,中心的存在有了很大的意义。66岁的张宝英老人家住西城区龙泉社区,和许多人一样,她对自己的高血压从前也并不关注。自从听了社区中心的宣讲,她现在每天都到中心量血压,还把数据清楚地记在小本子上,隔一段时间就给医生看,以调整用药量。
同住龙泉社区的昌玉英老人,今年72岁了,她几年前心肌梗塞之后,在社区医生的跟踪观察下积极调整药物,使用用量最少、副作用最小的药。她因为身体不适右腿曾经行走困难,也是在社区医生的康复指导下现在得以恢复。她感激地说:“社区的服务真是好,大医院的医生哪有时间给你做这么详细的健康指导。不仅如此,我还在站里学到很多养生知识,比如一些菜谱。现在我都把这些知识带回家去,教给子女,他们以后的健康肯定强过我们。”
日益严重的慢性病威胁
世界银行今年7月发布的报告称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已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占死亡人数的比例超过80%,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到约70%。据估计,未来20年,40岁以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者肺炎的人群有可能是现在的两到三倍。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超重者超过3亿,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
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孔莲芝表示,卫生部从1998年开始就在把目光由疾病治疗转向慢性病防控。而社区服务和家庭医生的培训又是改革中的重点。据了解,西城区的成功经验从2007年开始已经在北京市推广,并且在之后的三年内,培训了2万5千名家庭保健员。到2015年底,北京市有望培训20万家庭保健员。而上海、广州、成都等地也在近几年推广了相同的社区服务模式。
王蓉大夫从姚家井社区服务站建立伊始就在社区服务。她告诉记者,居民健康状况现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以前很多慢性病都发生在老年人群中,现在很多40岁以下的年轻人也有了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甚至中风,都有发生。如果这些年轻的人群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以后会给国家增加一笔很大的经济负担。”
世界银行高级卫生专家王世勇在联合国广播电台今年7月的一个采访中表示,非传染性疾病正在给中国卫生系统造成巨大压力。他说:“1985年至2005年期间,医疗成本增加了70%。在2000年至2009年的医疗成本则增加了两到三倍,而非传染性疾病是医疗成本上涨的主要成因。非传染性疾病同时对穷人和富人造成影响。一些传染性疾病对于穷人造成的影响更大。2010年,至少有5亿8000万人至少存在一种同非传染性疾病有关的风险因素。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因素有可能发展成为完全的非传染性疾病。”
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中国人当前的健康寿命(即没有疾病和残疾困扰的健康年数)仅为66岁,比二十国集团一些主要成员国少10岁;慢性病死亡率高于二十国集团的其他主要成员国:中风死亡率比日本、美国和法国高4到6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死亡率约为日本的30倍。报告指出,在未来30年(2010-2040年)内,如果中国每年能将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所产生的总体经济效益就相当于2010年中国实际GDP的68%,超过10.7万亿美元。
健康的探索
上海市是全国率先使用卫生经济学指导卫生建设的城市。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人口比例接近25%,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23%,老龄化程度居全市首位。当地卫生部门曾做过监测和调查:全区每年因伤害住院的近400位病人中,约一半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地卫生部门从2003年起就对居民健康进行社区管理,鼓励居民从“防”入手,控制疾病。
上海市静安区卫生局局长乔忠强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显示,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主要有四个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占17%,身体因素占15%,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医疗卫生服务所占的比重仅为8%。不能等到患者生病住院,才考虑降低诊费、药费,而要让百姓尽量少生病,不生大病,从源头上减少维护健康的成本。”
据统计,静安区老年人意外伤害的死亡率已从2003年的140.69/10万人,下降到102.48/10万人左右。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显示,与5年前相比,静安区60岁以上老人的健康预期寿命提高了1.82岁。
上海健康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胡善连介绍说:“卫生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或解决医学问题,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医疗的效率,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我们国家在卫生经济学的指导下对慢性病的细致化调研还没有开始,这是我们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
胡善连说,中央政府在过去的三年中对于卫生的经费有了很大的投入,人均卫生经费增长到了现在的每人25元,在很多大城市达到了人均50元甚至更多。他说:“中国慢性病的研究从1993年就开始了,但是一直没有整体细致的划分,但只有细致地把每一种慢性病的情况都搞清楚,才能更好的决定我们先把钱用在什么病种上面。只有研究好一个投入产出比最大的计划,才能把钱用到刀刃上。只有对慢性病有一个整体的系统性把握,才能更好地做好防治。”
寻求改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教授表示,不健康的饮食和运动太少是都市人群身体健康的破坏性因素。胡教授说:“报告统计数据表明,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慢病,健康成人工作时间可以增加16%,个人的收入可以增加20%。控烟是其中很重要的举措。如果全世界吸烟率控制到5%以下,全面实现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控烟框架公约,1年就可以看到心血管疾病防控见效。心脑血管疾病是慢病防治中的一个要点。”
胡教授还强调,减盐也是慢性病防控的一个重要内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人均摄入盐量为每日11克,农村地区为每天17克,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成人每日食用盐量仅为6到8克。他说:“只要将全人群食盐摄入减少15%,在23个低中收入国家,10年减少850万死亡。减盐的远期效果是减少年龄相关的血压升高。替代盐推广在中国有重要意义。”
全民防控慢病,政府的多部门合作也是很重要的。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孔莲芝表示,我们国家在防控策略和理念方面与国际完全接轨,国家对慢性病防控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深化医改对慢性病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下步需要重点加强的应该是建立多部门的合作机制,出台有利于慢病预防的公共政策,并加大力度推广实施有效的群体干预措施。
她说:“芬兰70年代末期男性成人死亡率居全球之首,经过调整种植业(鼓励农场主种水果)、食品产业结构(植物黄油和高纤维素面包)、合理的物价政策(鼓励百姓选择健康食品)、广泛的宣传教育(包括超市物品摆放)等,心血管死亡率明显下降。欧洲某些国家对脂肪含量高的食品征税。这些都是很好的措施。帮助居民做好健康建设,是一个很重的任务,我们在今后还要多花功夫。”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2011-11/24/content_1415071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杨万丽 编辑 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