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1月26日报道:途经蜿蜒的通道,我们来到了秦陵博物院后面的工作区。相比人头攒动的展馆,这里显得异常宁静。
秦陵博物院保管部馆员王亮说道:“这里才能见识到真正的兵马俑保护修复技术。”
修复室里,一个未修复完成的兵马俑伫立在中央,它的头还在旁边的一个玻璃盒子里放着。这座兵马俑的大部分都没有颜色了,只有袖子还残留着紫色,而它的头则保存完好,脸上呈现着斑驳的肤色,而嘴唇也是粉红的。
“刚出土的时候,这些兵马俑都是有彩绘的,有紫的、绿的、蓝的、黄的,”王亮说,“也就5到10分钟之内,我们就眼看着他们表面起皮,变成一卷一卷的,而颜色也随着这些表皮剥落了。”
据该馆总工程师周铁介绍,这些秦俑已经在地下深埋了两千多年,已经和地下环境形成了平衡。一旦出土,这种平衡被突然打破,就会对文物造成损伤。
科学家们将这些剥落的表皮进行实验分析后得出,古人首先在兵马俑上涂刷生漆,而后再在生漆层上涂刷各种矿物彩绘颜料。
王亮接着说道:“兵马俑是陶质的,表面比较粗糙,由于矿物颜料比较珍贵,直接在陶质表面涂刷会使用比较多的颜料,所以用一层生漆可以使表面变光滑,更加节省颜料,并且陶俑铠甲的颜色也是黑色的。”
了解了这些彩绘层的结构和颜料的成份,科学家们就在一出土的时候先给彩绘表面涂上一层保湿剂,然后再用加固剂把彩绘加固住。
“现在我们用的是一种叫PEG200的保湿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用于保湿的试剂,”王亮说。
1991年以来,秦俑博物馆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慕尼黑科技大学开展了一系列文物保护科技合作,既有技术合作项目,又有人员交流。
“我们的合作对中德双方的研究都有益处,”总工程师周铁介绍道,“外国专家给我们带来了文物保护方面的新观念,而我们为他们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秦俑,科学家们得以了解古代先民的陶器制造工艺、彩绘工艺和礼制等。
通常,科学家们一次只提取1-2件兵马俑在修复室保护修复,出土时大多数兵马俑已经碎成一块一块的了。
考古队员首先记录、编号、照相,然后把这些碎片装到大塑料箱里移交给保护修复人员。首先,通过各种先进仪器,科学家们可以分析出陶土的成分、烧制温度、彩绘层的结构和成份等信息,保护修复人员会在彩绘文物修复室等场所根据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保护修复技术。
“有时我们也会发现文物病害。因为文物长期埋在土里,出土后,上面附着的真菌见到空气便会发展,甚至损害文物表面,这就需要对文物或出土现场进行防霉处理,”秦陵博物院高级工程师严苏梅说道,“根据不同的质地和不同的地区,这些常见真菌和细菌都是不同的。我们一般只针对那些发展严重的病害作处理,然后将文物放到适宜的环境中,阻止病害的发展即可。”
一般情况下,修复一个兵马俑需要2-3名工作人员修复2-3个月。现在博物馆里共有修复人员30余人。王亮介绍:“立俑比跪俑更难修复,因为他们重心高,出土时破碎得比较严重。”。
拼接这些碎片的工作往往从脚开始向上,往往要先用扎带临时固定,等整个形状基本拼对出来再粘接。
科学家们也尝试过拍摄3D照片输入电脑,利用电脑程序拼接。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成功,因为碎片都是不规则的多面体,要把上百个碎片拼接起来所需的运算量太大了。
他还说道:“在修复方面,熟练的专家还是比电脑快多了。”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11/26/content_1416592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程盈琪 张琰 编辑 邓睿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