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19日报道:孙秀丽,一个退休的老太太,自从参加了天津泰达社区一个厨余垃圾的回收项目,每天都孜孜不倦将厨房的废物转化为宝。
对于她来说,每天鼓弄厨房里的那些垃圾不过是一件简单的乐事。
每天做完饭之后,孙阿姨只需将丢弃的菜叶果皮扔到垃圾桶里,撒上一些生物酶,稍加搅拌,然后等待厨余回收的志愿者定期上门,将发酵了一段时间的厨余垃圾拎走。
这些厨余垃圾经过发酵变成了原生态的肥料,而孙阿姨作为贡献者,则会得到一些新鲜蔬菜作为回报。一举两得。
“每天在厨余垃圾里撒一些生物酶,就能换到一些新鲜蔬菜,这样的美事为啥不做?”
天津塘沽区的厨余项目自2008年以来已经吸引了300多户人家,此外,在福建等南方省份也有小规模的实验性开展。
这个项目的发起人,科恩达科技有限公司的经理冯少强说,当他看到中国的厨余垃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进行填埋,并导致二次污染的情况之后,决心要在厨余垃圾上做个文章。
中国的家庭垃圾中,厨余垃圾占到近70%,而根据北京市市容委统计,厨余垃圾亦占到北京垃圾总量61%。
冯少强表示,虽然不断有社区居民表示希望参加厨余垃圾回收的项目,但由于资金问题,只能将项目规模控制在300户左右。
冯少强说,目前对于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不仅对垃圾处理设施是相当大的压力,还浪费了那些本可以转化为宝的资源。
“不经过处理的话,一些被填埋的厨余垃圾经过渗透会对土质造成二次污染,甚至会致癌。”
虽然冯少强对于这个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项目自信满满,但仍有人对此表示质疑,比如说,生物酶能否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下存活吗?
自然之友的研究员张伯驹说,虽然这个项目听上去很完美,但在实施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实际问题。比如用于发酵的生物酶只能在一定的湿度以及高于18摄氏度的环境下存活。而对于天津北京等北方城市,就大多数家庭而言,冬天的室内保持在18摄氏度可能性很小。而如果生物酶失去活性,筒里的垃圾就会变臭,还会生霉。
此外,大多数欧美国家的家庭都有个后院,以方便处理厨余垃圾,而就大多数来说,在本来就不很宽敞的家里再单放置一个桶显得不太现实。
张伯驹说,自然之友在北京也尝试过多个厨余垃圾循环项目,包括利用蚯蚓和生物酶来分解厨余垃圾,然而效果都不甚人意。由于条件限制,大多数居民因为嫌麻烦而放弃继续坚持项目。
“起初,居民为了让生物酶更好分解,把果皮切成很细的条,有的为了防止蚯蚓死掉就不吃辛辣的食品。这些项目虽然理论上行得通,但带给老百姓太多麻烦,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张伯驹说道。
然而,冯少强并不以为然。
冯少强说,公司经过三年的科研调查,发明出来的生物酶可以在零下17度存活,而且在发酵过程中不会有臭味挥发。
然而项目也面临着不少困难。
冯少强说,由于缺乏资金和政府的支持,公司只能无偿提供生物酶,项目的运行也要依靠志愿者。
此外,相比厨余垃圾分解而成的自然肥料,大多数菜农仍然更偏爱简单易存的普通化肥。
冯少强说,虽然从2008年运营以来公司就一直赔本。但他坚信厨余垃圾再利用将是未来的趋势,所以会一直坚持不会放弃。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2-01/19/content_14472395.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郑欣 编辑 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