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19日报道:尽管清晨寒风凌冽,退休教师田立平如同遵循课程表一样,按时来到小区垃圾站前检查分类情况。
她说:“住户们赶时间上班,匆匆扔下垃圾,并没有做干湿分类。”
63岁的田老师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带上胶皮手套,从一袋袋垃圾中拣出可循环废物和厨余垃圾,将它们分别放入对应的垃圾箱。
每天从早上7:30-9:00,下午6:30-8:00,田立平和其余10位垃圾分拣员一起负责海淀区枣营北里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
作为北京1800个垃圾分类工程试点小区之一,枣营北里在社区不同处都安放有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来区分厨余、可回收和其他垃圾,目的是为了从垃圾废弃的前端来减少末端处理过程中的消耗。
与此同时,枣营北里社区主任宋双跃还雇佣了一家回收公司的环卫工人确保分类工作合理进行。他们每半小时巡视社区一周,将垃圾再次分类,检出可回收垃圾,用三轮车运走。避免分拣员下班后垃圾无序投放的现象。
剩下的垃圾由北京市环卫中心的电瓶车运到社区旁的垃圾楼进行压缩。
这里有三台垃圾压缩设备,两台负责其他垃圾,一台负责厨余垃圾。
这些压缩设备每个有5吨的装载量,上面设有滑道,垃圾桶固定好后,沿滑道上升直到入口边沿,然后自动倾倒垃圾入压缩设备。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泔水也会随机器前端的水管流出避免运输过程中遗撒。
如果是在夏天,机器顶部的出水孔还可以自动喷淋,减少因气温高而产生的异味。
这些设备还能给垃圾称重并通过射频卡,一种无线的自动识别技术,显示出垃圾的出处。
据环卫中心厂长刘进东介绍,餐桌上的残羹冷炙会在厨余废弃物处理厂变废为宝。
厨余垃圾被投放进一个高4米的发酵罐后被喷上益生菌,然后自动搅拌10小时形成肉松状,经饲料厂加工后制成有机饲料和微生物菌剂。
来自工厂的饲料在京城周边的生态园区广泛应用,培育草莓、大桃和苹果。
北京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显示,2011年北京生活垃圾日产量为17,400吨,比2010年减少了900吨。
然而,和有些小区相比,这并不是好消息。
同样是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海淀区的中海枫涟社区,但住户侯启孝认为政府分发的10升分类垃圾箱并不适合作为家用厨余垃圾箱使用。
他说:“还没等到垃圾箱装满,已经有味道了,我们不得不提前丢掉。但如果经常到半满的垃圾,丢掉的垃圾袋没有充分利用,又会造成白色污染。”
尽管中海枫涟的居民们将生活垃圾分别投入到可循环、厨余和其他垃圾桶,最终还是会被前来收垃圾的货车一股脑混在一起,然后倾倒在附近的一个垃圾场。
起初大家忍着,还没人抱怨,直到10个月前,垃圾车来的次数从每天一次减少到一周两次。
结果厨余垃圾四溢,居民们每天忍受着熏人的味道。
“到夏天垃圾臭味更严重,冬天有泔水的垃圾就冻住了,”小区的物业经理程谋弘说。“因为垃圾造成恶劣的环境,业主们都不愿意家里来客人。”
程经理说海淀区400个试点小区,只配备了3辆厨余车。中海枫涟又处在最西北的角落,经常被忽略。
小区的家庭主妇薛文娟热爱网购,一直不知道如何处理邮寄来的纸箱包裹,直到2011年初遇到来小区坐环保宣传的自然之友。
自然之友垃圾分类行动的主办者之一张伯驹最早想在小区试行干湿分类。“但很多主妇因为湿垃圾又粘又脏,不愿意做分类,”他说。
后来他和居民们讨论,可不可以不分湿垃圾,而是把干垃圾,也就是把可回收垃圾,分拣出来,并和自然之友进行兑换。
自然之友的志愿者们创建了绿色账户,一个制作讲究的折叠卡片。他们每两周到小区收垃圾,并分发卡片。志愿者林莜竹已经做了7个月的垃圾回收,她说:“居民给我们的可回收垃圾越多,他们得到的积分越多,而且在账户上有所体现。”
居民还可根据积分数量和自然之友兑换礼物。
“已经有多达300多住户申请绿色账户,”张伯驹说。“我希望政府能多给予像中海枫涟这样的小区多一些关注,多想一些可行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分类。”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2-01/19/content_14472389.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程安琪 编辑 邓睿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