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投资美国”不能口惠而实不至
进一步来看,近三年中国对美投资增长迅速。2008、2009、2010年,中国对美投资金额同比增幅分别达135.7%、96.7%和43.9%。但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统计数据,目前为止,中国对美历年直接投资存量仅为23亿美元,相当于各国对美直接投资存量的千分之一。事实证明,美国依旧对中国投资实施有选择的开放,中国对美投资依然遭遇不少麻烦。
美国政府至今对欢迎“投资美国”尚未有实质性举动,也许来自于美国当前的复杂心态: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奥巴马希望美国经济债务依赖型转向 “实业再造”。无论是技术创新、新能源的开发,还是新产业的孕育,都需要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大规模投资,这不仅根本解决美国“无就业型增长”的结构性难题,也将对美国经济结构转型发挥重大的促动作用,美国当然希望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大规模投资对美国经济产生更大的溢出效应。
但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投资保护来自于种种疑虑。美国最担心的是技术转移,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曾在2010年年报表示最忌讳以下情况:对拥有关键技术的美国公司的收购,受到外国政府或外资控股公司的指令以及不恰当的知识产权收购等。
此外,美国也会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给中国对美投资贴上“政治标签”,成为中国公司通过兼并收购投资美国的新干扰。最近几年,中海油、鞍钢、西色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华为等公司在美国的投资并购计划屡屡受挫,领域波及信息、能源、采矿、冶炼等美国认为的资源战略领域。美国方面认为,中国投资者——主要是国企——能从国有银行获得补贴贷款,在收购资产时占据不公平优势,扭曲资本在全球的有效分配,进而威胁美国产业的健康发展和自由市场竞争。
但事实并未如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者的所有制是多种形式的。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3-2010年,230项在美的中国投资中,有170项(约占74%)为私营企业投资,美国设置“不透明”的投资壁垒将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的强大逆流。
尽管中国企业跨国运营的效率和驾驭海外风险的能力还不高,但不可逆转的是,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已经起飞,美国不可能完全依赖提高准入门槛对其阻止,从而错失中国对美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绝好机会。中国对美投资将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再平衡,美国唯有改变“只希望投资美国债务,而不希望投资美国公司”的想法和做法,大力推动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条约,给出政治上鼓励双方合作和相互投资的明确信号,才可能吸引中国对美国的大规模投资,真正促成“对等投资、双方受益”的共赢格局。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基金会研究员 张茉楠 编辑:陈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