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人知道“rue de Tien Tsin”的故事,这是位于法国阿尔贝市北部一条以中国都市天津命名的街道。
近期,在巴黎举办的图片展重燃了两个城市间近百年前的古老记忆,这个展览也成为中法友谊的象征。
在一战(1914-1918)德国占领期间,阿尔贝遭到严重破坏。当英法联军重新夺回该城的控制权时,阿尔贝市当地民众亟需经济援助重建家园。
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天津人民,自发成立了一个为饱受战争摧残的欧洲募捐的组织。超过两万人走上天津大街小巷声援该运动。
有位姓Pernault 的阿尔贝工程师是该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多亏了他的努力,阿尔贝市成为了募捐的受益者。
为表达对慷慨相助的天津人民的感激之情,阿尔贝市于1920年以天津命名城中的一条街道,使其成为中法友谊的永久象征。
由天津市政府和阿尔贝市政府组织,名为“法国与天津”的展览在巴黎展出了记录了这段历史的原始图片。“这个展览主题多样,内容丰富,不仅使法国人民了解了两国间的动人故事,而且鼓励他们了解天津市,” 法国国民议会前议长Bernard Accoyer说。“我被阿尔贝市和天津之间的故事感动了,由于两国明年要庆祝建交50周年,这个故事不仅帮助我们回忆中法友谊,而且意义重大,恰逢其时。”
阿尔贝市副市长Eric Coulon表示,市政府计划明年将展览搬到阿尔贝市,以便法国公众了解更多中法友谊的情况。他说:“我不知道我们市里天津街的起源。这个展览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与中国城市的历史联系,我希望此后我们的友谊可以持续。”
“1900 年,英、法、德、意等九国在天津设租界,总面积相当于天津旧城的八倍,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天津市保护风貌建筑办公室研究室主任金彭育告诉中国日报的记者,“自本世纪初叶起,外国人按本国的建筑风格,在租界进行大规模建设,一大批欧洲建筑师在天津争奇斗巧,留下了风格纷呈的小洋楼景观。”
由于先后有9个国家在天津设租界,天津近代建筑受到各国建筑思潮的影响,加之天津建筑自身演变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因此天津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天津近代以种类繁多的小洋楼而闻名于世,其中法式风貌区建筑比例较大,被誉为“东方巴黎”。
现在,这些法式风格建筑形成了一个历史风貌区,并得到很好的保存。法式风貌区位于目前天津市和平区的中心花园周围、赤峰道、承德道、解放北路一带,共有历史风貌建筑76幢,多为大型非住宅公共建筑,如原法领事馆、公议局、俱乐部及原法国兵营等。这些法式建筑代表了法国与天津之间既坚固又持久的联系。
天津与法国的渊源并不仅限于此。法国生物博士Emile Licent1923年在天津建立了中国北方第一家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Museum Hoangho Paih),也就是今天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正是Emile当年留下来的众多标本,使天津自然博物馆至今在国内名列同类博物馆前列。
中国改革开放后,中法两国间的第一家合资企业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而天津著名的商业中心劝业场则是当年法国在天津建设的一个经济中心。作为天津大型综合百货商场,劝业场位于和平路与滨江道交口处,为钢混结构,有法国古典商业建筑风格,1926年开始筹划,1928年末建成并开业,开业时有200多家商家进驻,经营品种繁多。劝业场的匾额由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书写,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驻法国使馆公使衔参赞谭对盛说:“天津市有600年的历史,记载了许多重要且值得记忆的历史事件和变化。”天津的诸多法式建筑恰恰见证了这些变化和发展。
原法国公议局建于1929-1931年,由著名法国建筑师孟德尔松设计,后为法国议政厅,位于花园路西侧的承德道(原名为克雷孟梭广场)。“该楼卫生暖气设备齐全,装修高档华丽,1945年,曾在这里举行过隆重的对日授降仪式。”金彭育强调。
这座建筑楼至今保持完好,解放后一直由天津人民图书馆使用,后为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现在是天津市文化局和天津市文物局。
谈及当时在天津的法国著名建筑师,金彭育表示,天津的劝业场、利华大楼、交通饭店、渤海大楼以及面粉厂、纺织厂等工业建筑,都是由当时的法国著名建筑师穆勒设计的。
“这次展览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天津和法国间合作的生动展示,”他说。“天津是一个例子,展示了中国城市如何将与外国的交流同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中法都需要更多这类合作。”
附英文链接 http://www.chinadaily.com.cn/world/cn_eu/2013-11/29/content_17140915.htm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记者:李想、张嘉瑶 编辑:党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