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12日报道:从大禹治水到开凿大运河,再到今天的南水北调、蓄水清淤,我们这个古老国度里的水工程一直名扬天下,只不过其性质已经变得天翻地覆。如今,水资源的匮乏迫使几亿双手劈山开渠、治污节水,只为给自己和后代留下点儿喝的。古代大战洪水的英雄们的后裔,正在高楼大厦里演绎着类似小小节水阀的故事……《中国日报》新加坡籍编辑许经麟(Alexis Hooi)发表文章, 从这些小水管和大项目里看到了水世纪和世界水资源的未来。全文如下:
上到政府最高层,下到居民家庭,有一点很明确:中国的水需求走到了关乎未来的转折点。
这个国度里很多地方正再现开天辟地般的创举,来缓解生命所依赖之水资源的短缺。
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通过三条均在1,300公里的线路送往北部地区。到2050年,这项700亿美元的大工程将惠及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缺水地区的3亿多民众。
单是工程的北京到2010年完成时,就能使北京的每年用水量增加三分之一。
南来之水穿越300多公里,跨过4条河流,23条公路和铁路,也使首都用上河北省的4座水库的水,保证奥运会期间用水。
就在上个月,国家最高立法机构通过一项法律修正案,强化对水污染制造者的惩治。
上周,在第1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工作报告中说,对污水排放采取的更严格的措施也将于各大江大河的流域内推广适用。
所有这些措施如久旱甘霖,来得洽逢关键时。
联合国已经把21世纪定为水世纪,也就是说,解决水的问题将是全球的挑战。
中国的北方地区今年预计会遭遇到最严重的干旱,湖泊水位和地下水位将降至新低。通常多雨、湿润的地区的降水也将大幅减少。
面对挑战,温总理在报告中重申确保国家水源至关重要的部分——培养生态文明。
这让我回想起新加坡也表达过相似的信息。膜技术的突破,给这个岛国带来了海水淡化和循环用水,大大丰富了水供应。
这个城市国家的水源管理机构不懈呼吁人民保护和重视资源。例如,官方向公众开放了为数不多的水库中的几座,作为休闲活动区域,使市民能更接近水源并有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自己对水资源保护的声音应更响亮更明确,特别是在那些想当然地以为水供应自来就充足的城市。水利部已报告说全国的600座城市中大约有400多个面临水源缺乏。
北京已经连续九年不得不忍受痛苦,因为干旱和用水需求增加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平均每个市民只拥有不到每年300立方米的水,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十分之一。
从洗车到洗衣机,市民已采取各种节水措施,这些措施至少可使现在用水节约一半。
官方也宣布今年将向30,000低收入家庭免费提供节水设备。
广告人陈真真已经开始在她家水龙头上加装省水阀,在马桶水箱里放置个节水袋——那些是朋友送她用于节水的。
这位40岁的北京居民说;“一滴水看上去好象不起眼,但积少成多啊。”
(作者:Alexis Hooi 翻译: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