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论坛
滚动新闻

希拉里没有让人权问题成为中美双方合作绊脚石

2009-03-04 22:41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据英文《中国日报》34日报道,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何儒龙在《中国日报》评论版发表文章,对希拉里访华时淡化人权问题,强调双边合作发表评论,全文如下:

        希拉里当选美国国务卿后的首次来华访问赢得了喝彩声一片。既便如此,某些人权组织和国际媒体还是指责她对中国的人权问题过于“慈悲”。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她在此问题上态度再强硬些,会有损中国政府的利益吗?

        我们先来看看人权的形成过程。“人权”的概念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是中国对国内和世界人权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贡献。早期,在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中,人权的概念只针对于富裕白人男性,而并不包括女人和黑人。直到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颁布才使得每个人享有平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在此后的60年中,随着发展中国家在人权领域中的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逐渐引入了发展,和谐,自主等理念,使得“人权”蕴含了更加饱满的含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为人权的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人权是个敏感的话题吗?如把它看作人类共享有的一种权利,它就应该不是。事实上,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改进人权现状。中国的宪法也规定每位公民都应享有平等的人权。211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机制也审查并通过了中国的人权报告。

        因此,人权不应该是敏感的话题,除非某些利益集团将它和贸易或非政治事件如奥运会联系在一起。简单的讲,如果将人权政治化,那它就变得敏感了。

        中国和西方能面对面的谈人权问题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由于观念和国情的不同,中国和西方在人权问题上往往有许多不同看法。中国政府的工作重点与西方不同,在过去30年中,通过不懈努力,中国的极其贫困人口已从2.5亿减少到1500万。

        但是,西方国家总是对我们取得的成绩视而不见,而对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的某些所谓的违反人权的事件咬住不放。所以有时,观念的分歧就成为中西方人权对话的鸿沟。

        新加坡前任总理李光耀在听到西方国家批评新加坡人权现状“并不理想”时曾发表过一段著名的评论:“亚洲价值”强调的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凡事要服从上级的指意。西方国家却对此视而不见。如果他们能多从中国视角看问题的话,双方就会更容易沟通了。

        现在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重要问题,希拉里在访华时应不应该大谈特谈人权问题?即使中美双方在此事上存在分歧,在这个全球经济海啸的困难时刻,也不应深究此事。现在双方应该携起手来,对抗金融危机,保证中国人民,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正常生活这也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拉里此次访华更能看出她是个真正的外交家,务实的她并没有让人权问题成为中美双方合作的绊脚石。(作者 何儒龙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编译 王薇   编辑 张峰)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