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中国在线消息:滨海新区去年56项科技创新项目累计销售收入达到60亿,今年又新增44项创新项目,前后组织实施的这100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达338亿。据悉,有关专家预测,到2015年滨海新区创新项目将有3千亿的市场份额实现产业化。
膜天膜将建成的全国最大的膜技术
|
“法国泰雷兹、美国PPG、加拿大FTG、中航集团等12家企业与产业化基地签订投资协议书或已明确投资意向,累计吸引投资213亿元。”滨海新区管委会科技局局长朱希进向记者透露,“北斗卫星导航、国家千万亿次计算机中心建设等落户滨海新区,将更快的拉动滨海新区经济增长,进一步增强新区在自主创新上的引领作用,增强滨海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据朱局长介绍目前新区已有国家级、省部级工程中心、研究中心50家,其中外商投资研发中心45家。政府针对这些研发中心出台了十条意见,对中心企业有2个亿的资金研发投入,对跨国企业、国内大企业的创新投入则给予贷款贴息补助等政策。由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设立的中国规模最大的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亿天津滨海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同样有利于新区整体优化创新环境的建设。
在政府对滨海新区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其自身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基础上,滨海新区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如清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已建成电动汽车研发制造基地,拥有单班年产2万辆电动汽车的柔性装配线,已出口美国电动汽车3千多辆,实现创汇3000万美元。
滨海新区相关负责人组织记者参观了新区部分创新企业,其中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的中国最大的中空纤维膜制造基地---天津膜天膜科技有限公司所研发的膜分离技术在目前所有天津企业中水回用系统中都有应用,滨海新区泰达所有工厂的中水回用系统也都用的是膜天膜的技术和装备。公司办公室主任张琳向记者介绍:“目前包括台湾、中国内地的所有麦当劳所使用的水净化处理都是膜天膜的技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副总裁W•Andrew Harvill 亲自参观公司后当即表示用膜天膜技术代替美国膜产品。”
膜天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民介绍,在经济危机背景下,膜天膜的污水处理,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在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大大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如果泰达一天停止使用膜天膜的中水回用,就会闹饥荒。同时他介绍,一月份公司与天津工业大学合作发明的智能膜夺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这一技术将迅速实现市场化。
在第一家入住滨海新区保税区的服务外包公司---软通动力,记者了解到,软通动力在中国的天津、无锡和广州设有三大全球交付中心,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使客户的IT预算实现最大价值。
软通动力首席执行官刘天文表示,他很看好软通在天津滨海新区未来的发展,业务主要涉及欧美、日韩。“我刚刚跟一家日企谈完合作,是关于日本信用卡发放方面的。目前我们也正在与政府商谈,计划引进美国高端IT培训模式,今年在津计划培训3千名员工,同时招收1000多名新员工,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企业更要担当起必要的社会责任。在管理创新、行业软件创新发、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争取提供更多的高端服务外包,吸引更多的海外客户落户滨海。
编辑:关晓萌 来源: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记者:王钰 李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