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在线2008
|
什么叫"密切接触者"?卫生部公布判定方案 2009-05-13 13:53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追查密切接触者,可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在中国内地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卫生部日前紧急发布方案,明确密切接触者的判断与管理准则。 判定:四类人属密切接触者 只要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与甲型H1N1流感的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接触,均可判定为密切接触者。 卫生部明确,密切接触者是指具体包括: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或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或物体的人员等。 管理:被观察者早晚测体温 卫生部明确,对密切接触者可进行指定场所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为七天。被观察者应该接受早晚两次测试体温,卫生部门应详细记录其健康状况。 卫生部表示,加强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有利于延迟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蔓延。在该病流行的不同阶段,管理工作将适时作出调整。 1 疑问 何为近距离接触人员? 卫生部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试行)》中明确,在没有防护的条件下,与甲型H1N1流感病例有近距离接触者,也可被认定为密切接触者。 昨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副组长徐小元向本报解释,根据目前研究看,一般2米之内可称为近距离接触,被传染的可能性很大。 2 疑问 确诊病例接触者集中隔离 定点和居家观察如何确定? 《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试行)》中称,对密切接触者可选择定点医学观察和居家医学观察。 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同居所的人都不能外出,集中观察者应该分室。 昨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李德新对本报表示,对已出现病症或与确诊病例有直接接触的人员,适宜定点集中隔离,但卫生部门也可根据情况判断,其他病例是否需要定点集中隔离。 他强调说,即使居家医学观察,被观察者仍需接受每日两次的提问检测,并且不要走出家门。(记者吴鹏) ■ 监测方案 发现病例须两小时内直报 本报讯 (记者吴鹏)昨日,卫生部公布《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首次明确了我国对该疾病若发生大范围流行后的监测方向。 根据方案,各地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后,应于两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于两小时内以最快通讯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监测方案指出,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条件下,应尽快将病例转运至当地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病例报告后,应尽快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病人的病情进展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深入,收集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程记录、医嘱单、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随时将更新的调查结果和资料上报,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方案明确,此监测方案适用于目前,我国只出现了输入性的散发病例,以及输入病例导致我国出现本土的有限传播,但尚未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 ■ 消毒指南 昨日,卫生部发出甲型H1N1流感疫源地消毒指南(试行),如果发生病毒流行,家庭每日开窗通风2—3次即可做预防性消毒。 指南称,普通家庭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若无患者,应注意家庭成员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回家后应及时洗手、换衣服,有客来访后,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处理,必要时进行消毒。 对于没有明确病例发生的公共场所和学校,加强通风,清洁消毒工作按已有法规即可,不需专门针对甲型H1N1流感开展消毒工作。 卫生部表示,甲型H1N1流感现场消毒工作,可以减缓或延迟疫情的传播蔓延,但一般不必对室外环境开展大面积消毒,要防止过度消毒现象的发生。 编辑:肖亭 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