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财经
滚动新闻

中国日报记者美国汽车业深度走访之:坚持投入研发,谁也不想输掉未来之战

2009-05-28 01:31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美国报道:汽车在路上飞驰,驾驶座上没有司机,而后座上坐着一名女子,正低着头读着一本小说。

这并不是科幻电影里的镜头。通用汽车公司跟踪全球经济的分析师褚浩全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一辆吉普车说,那是他们公司已经在研发的一种无需人工驾驶的汽车。

“无人驾驶可以将驾驶者解放出来,他们在车上可以做更让人愉快的事情,比如读书、睡觉、看电影等等,”褚浩全说。

他指出,汽车的突破在于摆脱两个依赖:

汽车未来的方向一是要减少对人的依赖。美国人每年平均坐在车里——花在路上—— 的时间是60亿个小时。美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为4万人。

人们在期待这一技术的发展可以拯救人的宝贵生命。

同时,未来汽车也应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从石油到电池、从机械传动到电动,汽车在不断转变。

曾经参与了通用EV1汽车研发的Gary Witzenburg说,电力汽车有两个最大的障碍,即成本和车程。成本方面就是电池,当时EV1是酸性电池,现在是锂电池。

“下一代会是什么电池?”Witzenburg也不知道。

当时做EV1的时候,他们用的是第一代酸性电池,非常重,除此之外很多先进技术都用上了,比如自动避免碰撞等等。驾驶这种汽车的感觉与传统汽车无异。

但问题是价格太高。另外,行程太短。但即便如此,1000台EV1全部租借出去了,客户反映也不错。

“但毕竟还是太超前,离市场能接受的程度距离太远,”Witzenburg先生很感概。

后来,公司将市场上的EV1全部召回销毁。当时Witzenburg所在的研发部门的人对此非常愤怒,“但现在回想起来这样做是对的。酸性电池如果老化以后造成人触电怎么办?以后配件供应怎么办?EV1并没死,后来这款车上的技术都用在随后的产品中去了。”

行程是最大问题,纯电动车没法开远程,而现在又不可能修建得了那么多加电站。这个问题对于还没有那么多加油站的国家可能倒容易解决。另外,急充电则容易毁坏电池。

“这就意味着,纯电动车跑着跑着没电了,必须得找到加电站,然后在加电站里面冲上8-9个小时,每辆车都停在那里,可以想象需要占多大的地方,”Witzenburg说。

Witzenburg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法:驾驶者来到加电站里将电从10%充到30%够跑完余下的路程就可以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电池标准化。这样驾驶者来到充电站,人们立刻给他换上一块全满的电池他就可以接着走。但这样的话,首先需要标准化。现在连好电池都没有,更别说标准化了。”

另外,标准化的前提是电池要小,几百磅重的电池换起来也需要拖车,仍然不经济。

Witzenburg说,这么看来,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是未来短期内可行的方案。VOLT就有两个发动机——-电力不足时去加油接着开就行了。

人类在历史的长河里解决了多少不可能的事情:像鸟儿一般在空中飞翔;像鱼儿一样潜入水中;让世界变得如此之小。福特全球总部大厅里摆放着两辆早期的轿车和跑车。几十年后看着这两辆笨重的汽车,心中不免感叹汽车发展速度之快。未来路上跑着的会是怎样的汽车呢?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各大公司依然在研发未来汽车,不想输掉未来之战。

5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全国轿车和卡车排放标准和节油要求。为表示对奥巴马这一政策的支持,各大汽车公司的总裁汇集白宫。奥巴马的计划包括,要求在2016年前各汽车生厂商出产的轿车和卡车平均油耗达到每加仑三十五点五英里,同时减少百分之三十的尾气排放。这是美国为轿车和轻卡车首次提出限制排放温室效应气体的联邦标准。

福特汽车公司全球传播经理许国祯称赞奥巴马的这一计划,称将结束美国减排标准“一国几制”的状况。

加利福尼亚州在环保方面走在了美国其它地方的前面,制定了超前的减排标准。另有10多个州跟随加州,实施高于联邦水平的标准。这样的状况让汽车业很混乱,不知道该跟着谁走。

“因此奥巴马的这个计划对于汽车业来说是一个好事情,”许先生说,“汽车业有了一个统一的联邦标准来指导。”

这个计划看似是一个环境和能源政策,但实际上是一个经济政策。

许先生认为它对于汽车市场的需求不会有很大影响,但是会引导消费者。

真正能左右消费者的是汽油的价格。目前美国的油价很低,美国消费者没有压力去选择价格偏高的新型节能车。

学者专家质问奥巴马政府为什么不能向每一位美国人收取碳排放或是能源消耗税。

在底特律,大家都说这是一个“政治上不可行”的事情,因为这样做会激怒选民。

福特的许先生说:“不过这只是时间的问题。在环境压力大的情况下,政府一定会要求消费者自律。但不是现在。”

在第一任期的奥巴马肯定不会做这件事。不过如果他有第二任期,很有可能会大刀阔斧地做,原因是不用担心选民不再支持。

美国总统总是在自己的第二个任期做出些扬名千古的举动。这么说来,美国还要等待。(中国日报驻华盛顿首席记者 蔡虹  编辑  张峰)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