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福建
|
福建省卫生厅官员解析医患纠纷新政 2009-07-10 17:23
福建一些地方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实践证明,用人民调解的方式解决医患纠纷,在充分尊重当事人自主意愿的基础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不违反公序良俗、不超越道德底线为标准,以情理法结合的方式,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合情、合理、合法,既从根本上化解双方矛盾,又能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 在福建省卫生厅给记者提供的今年5月召开的“福建省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现场会”材料中,对“人民调解方式化解医患纠纷的独特优势”做了详尽的描述: 一是中立性。隶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医疗纠纷调解组织,属于群众性组织,具有民间的调解性质,属于医患之外的第三方,与双方都没有利害关系,既不袒护任何一方,又可以缓冲彼此的对立情绪,消除双方顾虑,赢得信任,利于纠纷的化解。 二是专业性。调解组织成员均由长期从事法律、医疗专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他们既懂得相关法律,又懂得医院管理,因此,在调处纠纷时,能够对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医患纠纷处理程序和处理结果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同时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出发,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议,从而赢得当事人的信赖,为解决纠纷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由于调解员有专业知识,还能在调处纠纷的同时,通过释医说法,引导公民正确维权,从而预防新的矛盾纠纷的发生。 三是零成本,高效率。医患纠纷如果通过行政调解或司法诉讼解决,时间长。此外,医疗鉴定、诉讼费、律师费等,患方必须自己先缴纳。相对而言,人民调解解决医患纠纷一般都在一个月左右结案,而且调解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从受理到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对患方而言几乎是零成本,无疑减轻了他们的维权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维权效率。 当然,解决医患纠纷,仅仅靠第三方调解机制还是不够的。福建省卫生厅的官员认为,还要强化医患纠纷的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化解、妥善处置,把纠纷双方导入第三方调解机制。在成功调解之后,还要有“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做保障,以实现快速赔付。 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前医疗责任保险断后 福建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穿靴戴帽 6月22日,福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省卫生厅、省司法厅联合发出《关于在全省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的通知》,正式启动第三方介入方式化解医患纠纷机制。 这份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均应设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受理本辖区范围内的医患纠纷。专职人民调解员向社会选聘熟悉医疗法律法规及业务的人员,任期三年,可连任或续聘。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组建的法学、医学专家库专家(至少5人)作为医患纠纷兼职人民调解员。同时,二级以上医院均应设立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室,并配备工作人员。 通知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程序做了具体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依医患纠纷当事人口头或书面申请受理调解;当事人没有申请的,也可以主动调解,但当事人表示异议的除外。受理后,由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为调解主持人,患者或家属可从专家库中选择兼职调解员。 按规定,调解一般在医院之外的调解机构进行。调解主持人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特点和纠纷性质、难易程度、发展变化的情况,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疏导工作,促使纠纷当事人互谅互让,尊重科学,引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不成的,要防止矛盾激化,引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据介绍,今年内福建省各地将在当地司法局的指导下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其工作、场所、人员经费由卫生行政部门统筹解决。 据透露,福建省卫生部门还和保险机构商定,拟在全省医疗机构推行医疗责任保险。由医疗机构投保,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经法院判决或医疗事故鉴定、或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后,需要由医疗机构赔偿的,由保险公司赔付,不再由医疗单位直接赔付。 编辑:关晓萌 肖冠男 来源: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 见习记者 朱兴鑫)
|